形塑光的器皿|廠務副總 龔玉全

完成一盞燈,除了充滿異想的設計圖紙外,也需要一群能將想像化作現實的嚴謹匠人 —— SEEDDESIGN 產品研製團隊。

他們挑戰實現設計師的各種異想:獨特的作動結構、新的特殊材料。更在開發生產中仔細要求作品的每個製作環節,例如接縫的精準焊接、表面的平整拋光、玻璃的細膩吹製。透過多年的經驗與一雙雙厚實的手掌,打造形塑出這些盛裝著光的器皿。

SEEDDESIGN 副總經理:龔玉全

勇於挑戰且行事嚴謹,龔先生自 1997 年隨著工廠搬遷至中國後就此深耕。服務二十幾年來,持續帶領研發團隊接下一張張設計圖紙,產出眾多 SEED 經典作品。他強調做事穩扎穩打,嚴格監製產品的每道製作工序。更總以挑戰為樂,在化解一道道難題的同時,確保每一盞燈都能以最理想的品質進駐到每位客戶的理想空間。

這天早上,龔先生剛從廠內回來,在會議室中和我們述說產品研發和製作背後少有人知的故事。

可以和大家介紹你的工作內容嗎?

– 其實就是一個產品的從無到有,包括前期溝通、了解需求、評估生產、監督製程等等。

首先,當總部向工廠發送訂單後,我會負責審核內容、確定交貨期限和品質要求。整個過程有許多細節,當然也包含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和各種相關文件的簽核。一旦生產開始,我就需要監督每個製作工序,確保用料和加工方式符合訂單需求,同時判定品質差異並提出對策。

從拿到設計圖到生產成品,你認為哪個步驟難度最高?

– 我認為是焊接,因為高溫容易讓金屬變形,事後需要再以人工調校。

焊接的時候,高溫容易讓金屬產生不可控的變形,就算使用機器手臂和電腦焊接也難以完全控制,因此,我們需要師傅進行人工調校整形。至於其他工序,如使用電腦車床、銑床和沖床等母機操作就比人工精準許多,相對比較簡單。

在所有製作過程中,讓你印象最深刻的燈款是?

– 拉魯吊燈(LALU+) 。

這款燈需要進行多道焊接工序,加上還要轉動,因此對精準度的要求非常嚴格。為了製作中間銜接燈罩的橢圓型管,必須把兩根 D 型管焊接在一起,焊接的管身越長,留下的焊疤也會越多,在焊接完後燈桿也常會歪斜,這時就需要靠師傅手工修正,修整焊疤和焊縫、調校每個角落,才能呈現我們從外面看到的漂亮俐落、流暢轉動的樣子。

你私心最喜歡的SEED 燈是哪一盞?為什麼?

– 行星立燈(Planet ) 。

它的燈臂可以延伸到很長,而且有很多轉動的結構可以調整高度,整體的外觀包括齒輪的樣子都是我喜歡的。我平時放在書桌旁用的時候很愛跟它互動,有時會把燈臂調得很高或很低,邊把玩、邊看看會是怎樣的體驗,同時觀察在使用上有哪裡需要調整。

研製產品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挑戰,你如何在工藝技術上持續突破?

– 除了平時的內部研究,我們也會參訪外部的加工廠。

瓶頸是一定會有的,但我們在與供應商或加工廠討論後,通常都能找到解決方法,甚至發現可以做到更好。由於技術和設備日新月異,參訪研討後我們會回到內部模擬、實驗、找機會突破,並建立自己的一套標準製作流程。舉例來說,獨家的 DJ DIMMER 結構具有成熟且完整的實驗流程,在確保產品至少可進行 23,000 次來回轉動後才正式上市,讓客戶在使用時獲得足夠可靠的品質。

從1997 年設廠到現在,有哪些地方對你而言變化最多?

– 嗯,本質上沒有什麼太大改變。

我的要求很簡單,就是穩扎穩打。二十年來,我一直提醒工廠同仁,一定要保持扎實謹慎的心態。因為我們對品質的要求很高,如果製作時因為求快而省略掉一些工序步驟,產品的細節就很容易消失。這其實不是什麼很大的學問,但需要大家實實在在地去做,才能把它做好。

你是否曾因在 SEED 服務而感到自豪?

– 當然,覺得特別有面子。

我們對產品的設計理念、投入的情感,還有每一道製作工序,在同業之中都是很高端的。合作的廠商也都以做我們的產品為榮,曾合作過的一間塑膠廠說過,有其他客戶因為知道他們有在做 SEED 的料件而更認可他們的品質了。另外,我們在燈飾業是總被模仿的對象之一,那為什麼會被模仿?就是因為我們的產品很好嘛(笑)。

這二十幾年驅使著你的動力是甚麼?

– 能夠面對不同的挑戰,讓我每每想到就感到興奮!

製作燈具涵蓋的材料很廣,包括各種金屬、水泥、玻璃等等,不會侷限在單一材質,所以工作內容相對複雜,天天都有新的挑戰要面對。但老實說,從我第一天進 SEED 到現在,只要起床一想到要上班就覺得很開心,想著「待會要工作了!」每天都會有同仁來問我事情,需要我去解決他們的問題,對我來說這就是一種樂趣。聽起來或許有點誇張,但真的就因為這樣,我每天都很期待進公司。

除此之外,這裡的工作氛圍很好,陳總(設計總監)給了我很大的權限和空間,讓我在這裡可以很大膽地去嘗試並發揮所長,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廠裡的同事幾乎都是老員工了,不只是我,服務超過十五年的有一半以上、十年的大概也有八成,到後來我們都已經變成朋友了呢!

相關文章

再也不用忍受刺眼燈光:理想吊燈高度

餐桌是一家人凝聚情感的地方,夜晚時家人們陸續回到家中,圍繞著餐桌一邊享受美味佳餚、一邊分享今天發生的趣事,這些溫暖的、歡笑的、吵雜的時光,匯聚在每張餐桌上,乘載著不同的故事,收藏著每家人相處的點點滴滴。

Photo Credit:二三設計

面對每天生活的重要場域,餐桌吊燈的選擇有許多眉角需要注意,除了吊燈與餐桌的大小比例亮度是否充足外,餐桌吊燈高度的設定,也是許多人常碰到的問題。

|眼睛最舒適的高度|

大部分的餐桌高度在 75-80cm 左右,而為了避免吊燈太高產生眩光的不適感,可以從燈罩底部到桌面的距離抓大約 70 – 90cm 之間。詳細高度會隨著個人的使用習慣、成員的身高等變因而有些差異。
例如:若家中有小孩,小孩因身高視線較低,燈具距離桌面 70cm 就會是比較好的選擇;而如果家庭成員身高較高,又擔心上菜、活動時候造成碰撞,距離桌面 90cm 就會更適合。

▲家中有小孩,一般建議燈具高度降低避免眩光。假如燈具有適當的防眩設計,例如 MIST LED白露 的玻璃下緣以漸層內噴砂霧化處理,即便掛高也不會讓使用者有眩光感。

▲如果時常在餐桌上閱讀,除了燈具本身亮度以外,也要避免吊掛太高導致桌面的照度不足。Photo Credit: 円空間設計

|空間中的美感考量|

除了亮度、眼睛照顧上的考量,選擇一盞有設計感的吊燈,當然也是為了增添居家空間的美感,這時候吊燈的高度,就需要做綜合性的考量,例如:燈具本身的外型、空間本身的高度、周圍的環境…等等,不論是配合的室內設計師、SEEDDESIGN 專業的門市服務人員、或是到府安裝燈具的師傅,都會是非常好的詢問對象。

JOJO LED悠悠 透過結構設計,可隨時調整高度,每天可以隨不同的需求、心情調整到想要的位置。
Photo Credit: 北歐建築

▲量體較小吊燈,即便離餐桌較近也不會有壓迫感,能讓使用者更近距離欣賞燈具、營造用餐上的氣氛。

▲有些人偏好將吊燈掛的低一些,讓吊燈的吊線更長,由上而下垂墜的線條可以製造更挑高的空間感。

|如果覺得高度不適合,該如何自行調整 SEED 燈?|

SEEDDESIGN 吊燈線長都是可以自行調整,即便未來更換住處,也能依照新環境去重新調整,跟著以下的步驟,就能輕鬆調整成合適的高度。

STEP1
準備一字螺絲起子

STEP2
兩人協作,一人支撐燈具,一人調整高度

STEP3
將螺絲轉鬆,調整好吊線長度後再次鎖緊

「光」是讓我們回到家放鬆舒緩的介質,餐桌則是我們最常與家人相聚的地點。如果你正準備安裝吊燈卻毫無頭緒,或是苦惱著家裡的燈太過刺眼,現在就拿起紙筆記下重點,為家中的燈找到最理想高度,別讓不好的光破壞了你與家人間相處的美好時刻。

更多文章

攜光而行,漫步於日常風景|
OLO Φ Portable
形塑光的器皿 |
廠務副總 龔玉全
溫柔予光,與之相會|
WÚ 日吾
大繁至簡|
2022新品發表會

光是這樣就很棒|桌立燈特別企劃

桌立燈擁有可移動的便攜性,哪裡有插座哪裡就是它的家。不僅可以靈活穿梭於不同場域,也為居家佈光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不論是常搬家的蝸牛族,或是重視情調的浪漫派,桌立燈都有許多花式用法可以配合演出。​​從使用者的日常情境出發,我們模擬了一系列詼諧逗趣的生活小劇場,激發大家的用光靈感,只要透過簡單幾步驟,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空間樣貌,輕鬆打造屬於個人的理想光氛。​​

專注 FOCUS

在家總是容易分心,來點小撇步找回專注力

獨處 ME-TIME

只要添加一咪咪的儀式感,就能升級週末宅宅的幸福感

浪漫 ROMANCE

保持愛情新鮮感,出奇制勝的招數不可少

光是這樣就很棒

⏰ 活動時間:2022/9/1 (四) – 2022/10/16 (日)

💡 活動內容:精選桌立燈95折優惠

📍 活動通路

① 線上通路

喜的燈飾線上店
▌普霖精品

② 實體門市

▌台北門市
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一段59號
02-2322-1715
Line@: https://lin.ee/fLTdMMa

▌竹北門市
新竹縣竹北市六家五路二段218號
03-6688-875
Line@: https://lin.ee/r2Yj8wK

▌台中門市
台中市西屯區福吉街101號
04-2452-6805
Line@: https://lin.ee/RlIr6vs

▌高雄普霖精品(經銷商)
高雄市鹽埕區大公路12號
07-5312-219
Line@: @springborn

插畫|Boom Boom Kidz 蹦蹦小孩

注意事項

1. 活動自 2022/09/01~2022/10/16 23:59止。

2. 本活動不得與其它優惠併用。

3. 本活動部分商品數量有限,售完為止。

4. 喜的精品燈飾將擁有保留修改活動內容之權利。

更多文章

攜光而行,漫步於日常風景|
OLO Φ Portable
形塑光的器皿 |
廠務副總 龔玉全
溫柔予光,與之相會|
WÚ 日吾
大繁至簡|
2022新品發表會

大方直率,從容馭光|線型長吊燈

提起線型長吊燈,令人喜歡的不僅是低調百搭的線條,因外型自然產生的帶狀光形,也滿足了長餐桌的用光需求。其中,不同材質與造型的選擇,也各自呈顯著獨特個性,俐落率性地訴說空間故事。

TRAM 區間車

以純黃銅打造燈體,讓燈頭位置能夠自由佈局:向上或向下、往內或往外,依據成員與活動需求,調整光氛就像在火車上挑選座位一樣簡單。如陽光般自然的 CRI 95 聚光光源,一照之下既能呈現美麗且立體的陰影,也讓美食原色盡顯潤澤。

手持一字工具片將螺絲旋開,再挑選合適孔位安裝,就能完成燈頭位置的更換。

需要調整明暗時,再將手長置感應器,下次點亮也能留著先前最舒服的亮度。

SQUARE 正

▲ Photo credit:蟲點子創意設計

筆直方正,卻內含對光的極致考究:四段色溫調整,用手一揮便能從 2700K 暖橘光,漸序調整至清新的 4000K 白光,無論休憩、用餐、閱讀、工作,總有最適合的光,照護最細微的用光需求。將手長放感應,就能無段調整亮度,想亮一點,或暗一些,再也不用將就。

輕輕一揮,便能改變色溫。

長放感應,找到最適合的亮度。

DAWN PL4 旦 

俐落外表下藏有聰明內涵,透過掌控變焦透鏡與光源之間的距離,就能隨心改變光照範圍和強度。結構向上旋轉,光束變大且柔和,提供大範圍的愜意照明;向下旋轉,光束則小而聚焦,捕捉空間中的視覺重點。

▲ Photo credit:大秝設計

OLO Φ PL4

U 型外框溫柔圈圍,漂浮其中的錐形燈罩享有更高自由,單手翻轉間即可變換光向,形塑多變的光氛表情。點亮之後,光線穿流在簍空燈圈之間雙向給光,不僅為桌面徐徐送光,更隱隱提亮四周空間,降低因亮度落差過大的眼睛不適。

Photo Credit: 極簡室內設計

延伸閱讀

TRAM 區間車 吊燈

尺寸   長 149.6cm x 寬 7.2cm x 高 5.2cm
光源   LED 5 x 4W 3000K CRI95 1205lm
​​設計師  陳昭成 Chen, Chao-Cheng

 

SQUARE 正 吊燈

尺寸   長 146cm x 寬 4.6cm x 高 5cm
光源   LED 40W 3000K-3400K-4000K-2700K  CRI 98 2300lm
設計師  陳昭成 Chen, Chao-Cheng

 

DAWN 長吊燈(PL4)

光源  LED 4 x 5W 3000K CRI 95 1143lm
尺寸 長 141.2 cm x 寬 6.2 cm x 高 20.4 cm
​​設計師  陳昭成 Chen, Chao-Cheng

 

OLO Φ 長吊燈 (PL4)

尺寸   長  135 cm x 寬  20 cm x 高  5.5 cm
光源   LED 4 x 6.5W 3000K CRI90 1650lm
設計師  李慧倫 Li,Hui Lun

更多文章

攜光而行,漫步於日常風景|
OLO Φ Portable
形塑光的器皿 |
廠務副總 龔玉全
溫柔予光,與之相會|
WÚ 日吾
大繁至簡|
2022新品發表會

SQUARE正|榮獲2022 紅點產品設計獎

很開心今年 SEED 又再次獲得紅點獎的肯定,這回設計總監陳昭成的作品 —— SQUARE 正,以簡約的造型與務實的功能,榮獲了2022 紅點產品設計獎(Red Dot Award:Product Design 2022)。

成立超過 60 年的德國紅點設計獎,為當今世界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設計競賽之一,評選方式遵循「尋找優良設計與創新 」之理念,交由來自世界各地的評審,給予設計優良的作品最高肯定。

SQUARE 內含我們對光的悉心考究、貼心的外型設計,方形燈體自兩翼向下延伸,形成防眩光遮面,內側流沙金烤漆閃爍細緻光芒,細膩表態居家質感。搭配高演性 CRI 98 光源,讓燈光下的物件能忠實地表現自身的本質色彩。

為了更貼近使用者的日常,設計師加入色溫及亮度的光感應系統,舉手間切換四段色溫、調整偏好的亮度,順手地在不同需求轉換情境氣氛,不論工作、聚餐、或放鬆小酌,全方位好光賞心悅目,直爽不迂迴。

▲Photo credit:Yuan Design 円設計

SQUARE 正

光源 LED 40W 3000K-3400K-4000K-2700K CRI 98 2300lm
尺寸 長 146cm x 寬 4.6cm x 高 5cm
設計師 陳昭成

更多文章

攜光而行,漫步於日常風景|
OLO Φ Portable
形塑光的器皿 |
廠務副總 龔玉全
溫柔予光,與之相會|
WÚ 日吾
大繁至簡|
2022新品發表會

傳遞理想的光氛 | 上海事業部經理 詹傑仁

走入位於八號橋創意園區的 SEED 上海門市,充滿綠意的空間迴盪著舒服的Smooth Jazz,門市夥伴神態從容地進行著手邊工作,隨著不時傳來的陣陣咖啡香,步伐緊湊的城市彷彿在此慢了下來。

SEED 上海團隊由事業部經理帶領,除了日常的門市接待工作外,他與團隊更要走訪大江南北的眾多城市,將 SEED 的設計想帶給使用者的感受,傳遞給經銷夥伴們,讓品牌的精神能夠開枝散葉,點亮更多家庭的夜晚。

SEED 上海事業部經理:詹傑仁

2010年加入SEED 的傑仁,在台北服務了多年以後,於2016年帶著團隊前進上海,帶著一顆熱於分享以及愛照顧人的心,他帶領的團隊在異地日漸成長茁壯。從剛落腳這座城市的陌生徬徨,一晃眼五年過去,他們已經踩穩步伐,準備繼續一步步地向前邁進。回顧這些年,他總能細緻梳理其中脈絡,精準描繪出自己的洞察,以豐富的感受能力充實自我,令身邊夥伴和他互動時,感受到他骨子裡正向、溫柔的能量。

這天下午,台北還在下著濕熱的午後陣雨,上海卻已開始感受到些許的秋涼,我們各自準備了一杯咖啡和熱茶,用視訊連線的方式開啟了一段漫談。

對你來說,「燈」是什麼?

– 燈是光和希望的載體,讓人看得清東西,也對生活抱有希望。

大家常說燈為空間畫龍點睛,因為如果沒有光,空間內的所有設計和擺設就沒辦法明確地被呈現出來。但是除了照明以外,從心理層面來說,光就好比是陽光、空氣、水這三大元素,是人自然而然會一直追尋的元素。它幫助人們驅除不安, 也讓人在夜晚點燈後能夠繼續進行白天想要完成的事情,等於讓生活能往希望的方向前進。

SEEDDESIGN 的什麼精神最吸引你,同時也是你最希望能傳達給大家的?

– Less is more 少即是多的精神。

生活中有很多花裡胡哨的東西,比如說一盞燈可以被加入很多功能,用「加法」的思維一直堆疊,但 SEED 在談的簡單設計是從這些「加法」中,淬鍊出人最需要的東西,是一種「減法」的思維,需要決定拋棄和保留哪些東西,這相較下來是更困難的。對我來說,人的需求一直很純粹,所以我在跟客人介紹的時候還是會回到根本,和客人說明我們怎麼用簡單的設計去滿足人們最純粹、原始的需求。

「溝通」是你身為市場經理大部分時間在做的事,你覺得「喜的人」在溝通時很看重什麼呢?

– 瞭解對方真正的需求,並且真心傳遞相信的事情。

這可以分成兩點來說明,第一點是換位思考,考驗的是你能不能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想,當我們把對方的需求考量進來,才能讓自己敘述的東西轉化成別人聽得懂的語言;第二點是真心,真心地認同 SEED 的品牌理念,和客人來往時就能讓人自然地感受到我們的認真,營造正向的溝通氛圍。當你瞭解我,我也瞭解你,我們真心地溝通且建立信任,其實會超越各種話術和包裝形式。

透過引介合適的燈給客人,你希望協助大家帶來什麼樣的生活?

– 希望客人從實用的燈具中,享受隨心所欲的生活。

早期大家說的「實用」,比較多是在討論實際功能,比如一盞燈的亮度需要多亮?閱讀用光需要的光線角度等等,這些都是偏理性面的實用意義。在 SEED 這裏,實用的概念延伸到感性面,設計燈的時候我們也會考量人需要怎樣的氛圍、燈要凝聚怎樣的溫暖,讓它不只照顧生活需求,也滿足心理期待。當我們的燈滿足了大家的需求,自然會在被需要的地方出現,成為日常中的一種理所當然。然後客人慢慢地就會發現,其實生活因為這些燈的存在,變得更能隨心所欲了。

你認為在台北和上海,和客人的溝通有哪些差異呢?

– 在上海,溝通上會需要更靈活彈性。

你很容易在上海看到很多不同國家、不同膚色的人,這說明上海匯聚了很多文化背景。我們每一天接觸到的客人很多元,介紹品牌和燈具需要更快地根據客人的生活習慣和價值觀來調整互動方法。比如在選燈的時候,北方人通常會很快決定,他會很直爽地跟你說「我就喜歡這個!」;相對來說,南方客人就比較客氣,溝通比較柔婉,可能會問「除了這個以外,我還有沒有其他選擇?」或是在介紹幾款燈具後給出「我應該選擇哪一個呢?」這樣的回饋。

或許越往北方天氣越冷,大家會常常相聚取暖,人和人的互動更直接;愈南方更有機會接觸外來和商業文化,看起來更加獨立,人和人之間的距離才有這樣微妙的差異。但這也不能一概而論,就只是個大概率的情形。但上面說的這些差異,就很考驗我們上海同事們換位思考的功力。

可以跟我們分享你最想念台北的什麼東西嗎?

– 想念以前天天能吃到的早餐店。

早餐店在台灣多到唾手可得,今天吃個漢堡蛋、明天培根、後天蛋餅,這樣的味道從天天吃得到變成兩年吃不到,這之間的差異感就很大。雖然上海這裡也有台式早餐店,可是不太容易找到一樣的味道,像是這裏的三明治大多不會切邊也不抹美乃滋、裡頭不太會加火腿反而用午餐肉、小黃瓜沒有用糖醃過,整體吃起來就沒有在台灣很熟悉的味道。

可以跟我們分享一個你最喜歡上海的地方嗎?

– 我喜歡上海把大家聚集在一起,喜歡因此結交到新朋友的感覺。

到外地工作在上海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所以大家常常聽到「北漂」或是「南漂」這樣的說法。我們很容易在這裏結識各地朋友,也因為這樣去過很多朋友的老家。比如我們有個經銷商朋友跟我們特別投緣,那時候大家就一起去了他開在滁州山裡的餐廳拜訪,感覺特別新鮮。當我們的夥伴回老家時,有機會我們就會跟著他們一起回去,回去看看每個人的家鄉,一起去玩。

你私心最喜歡的 SEED 燈是哪一盞?為什麼?

– SOL 弓燈,因為它保留了很多情緒的筆觸。

我大學時期唸的是工業設計,所以設計這件事對我來說不是陌生的事情,但進入工業設計一直有個命題,那就是怎麼樣去把手繪出來的東西變成一個工業產品?設計產品的時候有時會需要在工藝、材料、市場的因素下調整原來的設計,但 SOL 這盞燈就像大家在學生時期會畫的Sketch,這種 Sketch 和 3D Render 最不同的地方就是它裏面有筆觸。筆觸的輕重會讓設計的線條具有生命,SOL 把這種曲線很明白地透過碳纖維材質表現出來,比起其他燈的線條,更有那種把圖面化為現實的感覺,所以我特別喜歡這件作品。

對 SEED 品牌的未來有什麼想像呢?

– 吸收更多元的文化,用我們的設計語彙繼續把品牌精神傳遞出去。

我一直很期待一件事,那就是當公司規模不斷變大的時候,接觸了更廣闊的市場和文化背景,我們會怎麼用這個養分去豐富我們的設計?因為喜的從台灣起家,所以我們的內部設計師也在台北,吸收著當地的文化養分設計作品。但是假如有一天,經營的市場更大了,我很希望喜的可以進一步囊括來自各地的設計師,讓我們的作品變得更加豐富,繼續把品牌的精神傳遞出去,成為亞太地區知名的燈飾品牌。

在這過程中我們還是會不斷去回應市場,會因此產生哪些變化可能還無法想像,但能夠確定的是,我們一直強調的簡單、實用,滿足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的這個核心價值,會一直貫穿到更遙遠的以後。

相關文章

再陪你們久一些 | 燈具保養指南

每盞喜的燈都乘載著光的使命,演繹著每一個空間氛圍。長期使用下若沒有定期清潔,造成灰塵的累積,不但會影響美觀、也會降低燈具的亮度。其實,只要針對燈具材質定期進行簡單的保養程序,就能延長燈具的使用壽命,讓心愛的物件能夠一直以最佳狀態,時時刻刻吸睛動人,陪伴家庭成員共度更多的時光。

一起看圖說故事,了解不同材質的保養方式,讓它再陪你們久一些。

# 金屬燈罩

金屬燈罩的表面處理,可分為烤漆與電鍍工法,平時定期以軟布輕拭附著的灰塵即可。若有油印或其餘髒汙,可用擰乾的微濕布順同方向擦拭。透過定期清潔,讓金屬燈罩隨時閃爍細緻光澤。

▲ 電鍍工法的 DAWN 旦 在定期的清潔保養下,展現低調而細緻的光澤。

# 玻璃燈罩

無論是白玉玻璃的溫潤朦朧,或是清玻璃的輕盈空氣感,玻璃燈款以它獨有的純粹光氛陪伴我們的生活。但在長久不清潔的情況下,灰塵累積不僅影響外觀,也會降低亮度。動手定期清潔,讓它重拾一開始的清透明亮。

對於部分需要進行燈罩內部清潔的燈具(如 MIST LEDPAOPAO 等),請先將玻璃小心旋轉卸下,以「海綿材質」的長柄刷沾取清水擦去內部霧漬,再取乾布吸去多餘水分,防止水漬殘留。玻璃內部完全乾燥後,便可小心將它再次裝上燈具。

▲ 擦亮 PAOPAO 泡泡 玻璃燈罩,令批覆玻璃之上的電鍍表面維持日夜迥異的爛漫光景。

# 水泥燈罩

水泥材質相較於金屬與玻璃燈罩,在清潔上更加簡便。日常中簡單的保養,可讓水泥燈罩繼續保有細緻滑順的觸感。

▲ 經過擦拭的水泥燈具 Castle 堡壘,繼續為空間帶來一抹樸素的質感。
Photo credit : 湜湜設計

相關文章

歡迎來到光的科博館!|SEEDDESIGN 台中新門市

一間充滿想像力的嶄新門市。

SEED 台中門市移至新址,兩層樓的全新空間由蟲點子創意設計團隊操刀,融合台中在地元素與SEED 基因,以素面的白、黑、灰主調,搭配俐落空間線條,打造一座以「人」與「燈具」為主角,充滿想像與互動的明媚空間。

在地台中元素:陽光x木材x科博館

不只體現品牌精神,SEED 更希望透過新門市空間與這座城市對話,將台中的陽光、具歷史意義的木材產業、陪伴許多台中人童年的科學博物館,結合SEED 的設計基因,創造一個具設計感卻溫暖親切的空間,呼應這座城市的人們。

科博館般的空間區隔、展櫃設計

一樓採入大量陽光,製造明媚開闊的空間感。

二樓入口處以淺木色過渡樓層間的色調變化。

人、空間與燈具:來場有趣三方對話

「我希望大家可以帶著好奇心和想像力,來這間門市『玩』燈具。」– 蟲點子創意設計鄭明輝

SEED 設計作品強調互動結構,而在門市空間,我們更想讓人、空間與燈具能夠彼此對話。櫥窗的翻板移動設計,讓櫥窗不光是展示區域,更可以走入、近距離的探索體驗;二樓充滿玩味地劃分區塊、設置高低起落的展台,讓人們能夠或立或坐,以不同視線角度在空間中、展板和展板間窺探,感受兒時博物館探險般的新奇體驗。

不光展示,翻板櫥窗更歡迎人們走入互動。

或立或坐,以不同視線角度與空間對話。

回歸設計的初衷:人們始終才是開始的理由

「挑燈有時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好看不一定就適合,所以我希望用這些設計手法,讓大家更能在遊逛、玩樂過程中也找到合適的燈。」

互動元素除了好玩、有趣外,回歸對人們的實用意義更為重要,透過門市一、二樓明顯的色調差異,設計師希望能幫助客人想像燈具在家中的色彩搭配;而二樓中央島台的高度變化與展板設計,除了產生互動外,更能模擬居家空間的隔間,幫助人們以多元的視角想像各種燈具在家中的搭配。

SEED 台中門市
地址:407 台中市西屯區福吉街101號
營業時間:11:00 – 19:00;週三 15:00 – 19:00 (週日公休)
電話:04-2452 6805

更多文章

攜光而行,漫步於日常風景|
OLO Φ Portable
形塑光的器皿 |
廠務副總 龔玉全
溫柔予光,與之相會|
WÚ 日吾
大繁至簡|
2022新品發表會

為空間引入合適的光|門市顧問謝錦葒

當你走進一間 SEED 店面,門市顧問會很快地上前親切問候,不只陪你一起看燈、了解燈光,也聊聊你對新家的想像。燈具在空間中的作用,除了滿足不同家庭成員的用光需求,還得考量居家空間的條件限制、平時的維修保養,以及主人對光影氣氛的想像,因此門市顧問也會適當給予較符合自然律動的用光建議。

門市顧問除了介紹每一件作品的靈感、特色及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傾聽客戶,深入了解對方的需求,才能為他們引頸期盼的新生活,引薦最合適的光。

SEED 門市顧問:謝錦葒

2002 年加入 SEED 的錦葒,已經在門市服務近20年的時間,是客人們口中的「謝小姐」。除了對光氛配置、燈具搭配擁有豐富的經驗外,這些年的服務過程,也讓她對燈具、對人的相處有了許多想法。念舊的她很重視燈具的保養,家中甚至私藏著許多 SEED 的歷年作品。私底下,她更是一位美食生活家,如果向她問起台北的美食,她肯定會滔滔不絕、如數家珍地與你分享一間間她的口袋名單。

這天下午,我們來到位於仁愛路上的SEED 台北門市,跟著她的腳步在店內閒逛、欣賞燈具,對於我們提出許多關於燈具、客戶服務相關的問題,她也毫不吝嗇地一一和我們分享。

*採訪/拍攝於2021年初,疫情較不嚴重時

你覺得「燈」對你來說是什麼?

– 我覺得燈是一種把光線留在空間的方法。

其實燈只是一個有形體的東西,最重要的還是燈具引進來的光。我之前聽過別人形容燈光,他說當外面的光線透過窗戶照進室內,特別是透過窗簾灑進來的時候,那個景色是很美的。我很認同這個說法,燈對我來說也是把光引進空間,尤其是在晚上,室內沒有白天的自然光,燈具就是那個把光停留在空間裡的方法。

身為門市顧問,你通常會在客人挑燈時提醒什麼?

– 確定這是你真心喜歡,而且是你需要的燈。

因為燈會長時間陪伴我們生活,所以我會建議儘量不要在不確定的情況下、或聽旁人的意見就匆匆決定。不管是對外型或材質的喜好、照明需求、家中環境的搭配,有很多要考量的地方,不只是喜歡或想要,所以在引導客人挑燈的時候,也會需要提醒客人很多內容。

比如說燈光配置,有些客人因為餐桌周圍的天花板上配了很多嵌燈,反而不常點餐桌燈,這樣就有點可惜,尤其這樣家中的光影變化就會略顯單調。另外,色溫部分,我也建議居家用 2700 – 3000K 暖白光,可以營造回家後放鬆的氛圍,客人有時比較不了解色溫和我們生心理的關係,我會花時間和他們討論溝通,因為我希望大家不只是買一盞燈回家,更是把美好的體驗帶進生活裡。

最喜歡門市工作的哪個部分?

– 我喜歡跟客人互動的過程,和他們分享燈光的知識。

像是第一次裝潢新家的客人,他們可能對燈光比較不熟悉,當我跟他們分享,他們願意接受我的建議,也給我回饋,這樣的互動我就很喜歡。另外,說到互動,我覺得人和人溝通最重要的是要真心,帶著真心才能真正和客人溝通,譬如,如果客人看上不適合他的燈,我也會誠實地向他說明,不然以後他可能會遇到自己沒想到的問題,所以就算之後不會碰面也好,我也會設身處地地幫對方著想。

門市顧問幫助客人挑選合適的燈,這當中最常遇到的困難是什麼?

– 讓客人理解「喜歡的不一定適合自己」這件事。

現在用網路可以蒐集到很多室內裝潢靈感,客人常常會從不同地方拼湊自己喜歡的元素想要用在自己家,可是這些資訊有時比較零碎,也不一定符合他們家的環境條件和需求,我就需要和客人一起釐清,分析他們的實際需求,幫他們選真正適合自己的燈,但這會需要花時間溝通,有時候對他們來說不是很快就接受。

這些年以來,有沒有什麼印象深刻的經驗可以跟我們分享?

– 有,我最感動的是客人把用很多年的燈拿回來維修。

記得有次一位小姐把一盞用了好久的燈送來門市維修,燈修好後我又幫她把外觀重新保養,擦拭乾淨再好好裝箱,沒想到那位小姐看到他的燈被保養後的樣子,居然特別謝謝我那麼照顧她的燈,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很感動,因為這代表她很珍惜這盞燈,也希望這盞燈可以一直用下去。

你會希望和買了喜的燈的人說什麼?

– 謝謝,希望你們喜歡,而且能讓這盞燈陪你們很久。

有時候客人挑燈時說:「反正三、五年可以再換」,我聽到都會覺得很可惜。雖然現在斷捨離、活在當下的說法很流行,客人想要隨時更換燈具是自己的自由,可是燈其實是可以陪伴人很久的。也許有些人覺得燈只是一個可以隨時被汰換的裝飾品,但我還是希望買了喜的燈的人可以用另一種角度看待這盞燈,可以更珍惜燈的價值和意義,讓燈和他們一起生活下去。

你私心最喜歡的SEED 燈是哪一盞?為什麼?

– 是一款比較早期的燈,泰坦尼。

我喜歡泰坦尼的設計感,它真的很炫,燈體本身可以升降和拆卸,利用燈上面的彈片和磁鐵,還可以變換光照方向!而且它用的是傳統的鹵素燈泡,雖然現在LED 呈現的光質感已經非常棒了,但我個人還是最喜歡鹵素燈那種很溫暖的光感。

你最喜歡台北門市的什麼時刻?

– 最喜歡大家不談公事,一起閒聊的空閒時間。

我覺得這個時間沒有一定,也不一定是在中午門市大家一起吃飯或吃下午茶的時候,比較像是有人突然發起一個對話,其他人就參與進來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嬉鬧,這樣的時間我會覺得很輕鬆、自由。

認識你的人都很好奇,為什麼你一直還在用那支蠻舊的 NOKIA 手機?

– 因為我比較念舊吧,我的第一支手機就是 NOKIA 。

我第一次認識手機其實是因為我的前老闆,那時候他拿著一支很大、四四方方的手機,那時候手機還很少,我覺得很好看。當時我在想如果之後我要辦手機,就要辦像那樣的。所以第一支手機就買了NOKIA,到後來就因為比較熟悉這個品牌,就不會換了。而且我喜歡小東西,像這隻手機的大小就很方便塞進口袋裡,而且它還可以叫出來電名字,真的很炫!

休閒時間有沒有什麼興趣嗜好?

– 吃些好吃的東西,或者是逛逛街。

住台北真的比較少機會可以去郊外走走,可是吃東西的話,我倒是很喜歡去不同地方吃好吃的東西。要說有沒有推薦的美食,我會選我們家萬華那裡,像是和平西路的排骨湯、高麗菜飯、雞腳,萬大路的麵線,或者是我家附近的胡椒餅,都是我覺得很好吃的小吃。如果要推薦同事朋友送禮的話,我就會介紹阿寶師咖哩餃,很適合送給家人或同事。

相關文章

熟齡用燈不將就|友善居家光環境指南

打造舒適空間如同挑選貼身衣物,隨著生活狀態進行適當調整,起居日常就能更為流暢自在。家人退休後,家中成員的生活型態連同變化,如何為他們營造貼近需求的居家空間,拉近家人間的關係,成了空間設計的必要考量。

伴隨年齡增長,視力自然慢慢減弱,人們在約50歲後(詳見註1)會逐漸對顏色對比的敏感度下降、在暗室中感光的反應時間拉長,或是容易感受眼壓過高的痠脹,經歷影像中心轉暗或扭曲等現象。因此,想打造一個熟齡友善的居家環境時,設身處境地依照實際需求規劃必要的燈光配置,是絕對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其實,只要在設置燈光時掌握「不造成多重陰影又可清楚辨識家具物品位置」的大方向,再根據生活習慣、愛好活動,參考下方四點提案調動佈光細節,便能打造出一個安全舒心的居家空間。

1. 提升家中整體亮度

對於家中 30 歲成員來說合適的照亮程度,在熟齡者眼裡卻有可能太暗,導致用眼時感到較為吃力。根據長者對整體亮度的需求,配置足夠而均勻的環境光或以亮色取代暗色牆面,能提升居住空間的平均照度,讓家中物件更輕鬆地被辨識,避開行走間的潛在危險。

以燈具光源補足熟齡者對空間整體亮度的需求,搭配明亮的牆色,家中物件在視野中更顯清晰。
Photo Credit:北歐建築

Photo Credit:寓子設計

如果不想一次點亮整個空間,可將燈光分拆為多組迴路。甚至,可以在空間兩端搭配「雙切開關」,即能在不同位置開關同一組燈光(例如:樓梯上下層樓控制同一組梯間燈),讓家人走到哪裡,光就跟到哪裡,既安全又兼顧空間品味。

2. 加強照亮活動區域

邁入退休生活後,在家從事的活動也變得相對多元,三不五時邀請好友家中作客、敘舊,進行心念已久的愛好如畫畫、烘焙、植栽等,都需要合適的燈光從旁輔助。因此,建議多觀察家中長者的生活喜好,在其常用空間內以近身燈光輔助照明,舒緩長時間用眼的疲倦感。

LAITO OPAL 玻光  細心留意家人的生活習慣,在經常使用的沙發旁以立燈加強照明。

若家人常在半夜起身走到廁所,需在臥室床邊或腳邊加裝夜燈,並將開關配置於「坐在床邊時伸手可及」的距離,讓他們下床前能夠更直覺地隨手開燈,照亮地面及看清物體後再起身行走。

 將開關設置在燈罩外的 DOBI 壁燈,使半夜行走前開燈更為直覺。
Photo Credit:大觀設計

如家人有睡前閱讀習慣,建議選用「可調光」燈具,同時滿足閱讀用光(照度高)及半夜起身用小夜燈(照度低)的亮度需求。 OLO 的亮度記憶功能,能在睡前調暗亮度後關閉,半夜起身時輕觸就能以微光點亮,避免光源過亮的瞬間刺眼感。

3. 降低刺眼的眩光

眩光即指讓眼睛不舒服的光,因眼睛承受的亮度超過所能適應的範圍,或環境的明暗對比過大,所導致的眼睛不適或暫時性視力不清。熟齡者受到眩光影響後,眼睛的調整時間較長,此時容易不小心碰撞受傷,因此建議留意以下不同種類的眩光,打造更為舒適的用眼環境。

(一)直接眩光

指光線對眼睛直接照射,造成暫時性視力不清的現象。

☛ 建議選用有柔光罩、遮光罩、光束角小,或以間接光原理設計的燈具。

以間接光原理設計的 APOLLO 將光源照射在燈罩內,營造柔和且均勻的光氛。

選用如 LALU+ 擁有遮光罩的燈具,可避免眼睛直視燈泡的不適感。

(二)反射眩光

俗稱「反光」,即空間中的物件反射至眼睛所產生的眩光。

☛ 可調整空間中的光源或會反射光線的物品位置(例如:鏡子、亮面的雜誌或桌面),減少反光。

(三)對比眩光

當空間一邊過亮、一邊過暗的「明暗對比」太高,眼睛容易疲勞且需要更長的時間適應,需更注意行走安全。

☛ 建議多留意臥室中的照明平衡。

 MUMU 白天時若房內一邊過亮,可在室內增加光源平衡照明,或降下窗簾降低明暗對比。
Photo Credit:淨空間

入夜後運用雙向出光的燈具(如 OLO)提亮整體空間,改善光源過度集中所導致的對比眩光。

4. 根據情境挑選色溫

白光與黃光在居家空間中扮演著互補角色,挑選燈光時也可按照使用情境配置燈光色溫。在作業活動較多、安全為主的廚房流理臺、浴室等處,點上提振精神的白光,可讓家人視線更為清晰,預防意外發生。

將暖白光藏於流理台上方,為料理烹飪提供充足的照明。
Photo Credit:開門設計

進入需要放鬆的區域如餐廳、臥室時,則可運用高演色性的暖光照明,除了能夠營造愜意自在的光氛,長期使用下也因藍光含量較低,對眼內黃斑部的影響變得較小。(延伸閱讀:居家光氛護眼秘方|高演色性+低色溫

Photo Credit:昱森設計

居家空間與家人間的關係微妙相連,貼心地考量熟齡家人對「家」的期待,即便是簡單的燈光佈置,背後的細膩溫情也能讓親子關係緩緩加溫。置換合適的燈光與陳設,讓居家環境隨著家人的生活應變,打造友善的居家空間,相處間也多了一份從容與自在。

註1:近年來因3C及行動裝置使用頻率激增,視力弱化的年齡層有逐年下降的趨勢,若能提早意識護眼的重要性,便能讓眼睛的「使用年限」跟上人類長壽的腳步。

更多文章

攜光而行,漫步於日常風景|
OLO Φ Portable
形塑光的器皿 |
廠務副總 龔玉全
溫柔予光,與之相會|
WÚ 日吾
大繁至簡|
2022新品發表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