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時最常接觸的就是門市銷售人員,很少可以跟設計師有直接接觸的機會。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成品,從概念發想到誕生的過程,其實是需要一段漫長來回的討論過程,設計師們不僅要常跟自己打架,也要多方接收行銷端、業務端,甚至是製造工廠端的回應,絕對不是設計師靈感一來,圖畫一畫,產品就誕生囉。

趁著空閒時間,我們跟設計總監進行一場小專訪,讓大家更認識SEED,也更能理解每盞燈背後的設計理念。

設計師簡介
陳昭成 Metric Chen, Chao Chen
< 創辦人兼設計總監 >

出生於1957年,從小就愛塗鴉、愛幻想,在處處充滿限制的時代,經常夢到自己是一隻鳥,在天空自由翱翔。 長大後,天生不按牌理出牌的他,接受工程學的教育,養成一絲不苟的習慣。 因此,他將生活中湧現的靈感,透過機械的語彙,展現在每項作品中。

代表作品
ARCHER 射手座 / DOME 蒼穹/ LALU+ 拉魯 / DAMO 達摩 / MIST 嵐 / PLANET 行星

Q1:產品背後有不同的設計初衷與理念,在不同的呈現下,又共享相同的基因。
身為設計總監,每年決定推出的產品會直接影響到品牌整體印象。想請問MD,整個從設計發想到決定產品的過程,秉持的核心理念為何?

產品的表現與設計師本身的個性、想法,生活體驗有很大的關聯。我是直線條、隨興而處,不喜歡拐彎抹角的人,而這也很直覺地影響我對於產品設計上的思維 –「 簡約、俐落、不多於 」。

例如,一條流線即能代表的意象,就不會有另一條的存在,所以,每個設計從概念到成品,是一段漫長而且不斷修正的旅程。

Q2:回溯到早期台灣的時空環境,很少有原創設計的想法。當時是什麼樣的初衷動力,讓你堅持只做自己的設計?

創立的時候,什麼東西都沒有的我,只有腦中的概念跟手繪草圖。當時從事仿冒品大量生產,的確是有很多商機,但是我相信自己的理念,選擇走自己的路。

幸運的是,第一盞設計燈UFO 在當時無論外型或是結構,都是新穎的想法,儘管一度因為資源不足,必須在產品外型上妥協,但我後來還是堅持想要的原樣。以結果論來看,這份堅持是對的,我想,這對我後來無論環境好壞,還是堅持自己理想,有些許影響。

近幾年隨著全球化變遷,我們越來越能輕易地接觸到國外的頂尖設計,相對的,我們也能讓自己的設計力與文化,宣揚到他國,這對亞洲的設計來說是偌大的助力。
獨特、有競爭力的好設計,自然會被市場接受,而這就是我們這塊SEED種子品牌,不斷努力的方向。

Q3:簡單線條的東西,雖然俐落好搭配,不會搶掉空間主體,然而有時卻容易淪於不實用;此外,製程上的困難度其實也更高,要如何讓產品達成簡約俐落,同時也把握到使用需求的平衡呢?

我想,一個好的產品,不應該是單純為了設計而設計。所謂設計的原動力,就是當我們生活中,感受到物品本身使用功能的不足,開始找原因,思考解決方法。希望用新的設計把這塊不足補上,讓它成為舒服好用的東西。這是為什麼一路以來,我一直強調「實用」的原因,如果一件作品只是美,毫無功用,那便是藝術品而非設計品了。

燈飾設計是很複雜的產業,涉入的知識不僅是單純外型設計,還有許多電學、機械結構上需克服的問題。
辦公室裡的每盞燈,我每天都會摸摸看,自己親身當使用者,對我而言,沒有真正零缺點的設計,產品誕生的那天開始,就有可以改進的地方。讓自己轉換設計師的角色,才能有使用者的思維,進而發現盲點,做出更好的東西。

▲ DAMO 達摩/ 2013

▲ DODO 嘟嘟鳥/ 2013

Q4:綜覽全系列產品會發現,許多都有調整結構的功用,會有這樣的巧思背後有著什麼樣的考量嗎?

這跟我出身是機械背景有很大的關係。

台科大求學階段的長時間訓練,讓我具備機械工程師的思維,看到一件產品時,無法不去注意其本身的結構問題。因此,我會想將我的智慧結晶付諸於產品之中。另外,市面上玲琅滿目的設計,要如何創造產品優勢與獨特性,也是很大的考量之一。
生活其實可以很簡單地就經由一些小巧思,達到賞心悅目及功能的目的。不過同樣的,每個部分皆有其存在的目的,而非畫蛇添足。

以吊燈DOME來舉例,當初考慮到使用者在燈吊高的情況下,容易有眩光的問題,因此才在燈泡底部加上一個可移動的燈泡蓋,讓使用者能在舒服的情況下使用器具,也能輕鬆更換燈泡。

另外今年新品系列裡,詢問度很高的LALU+ 吊燈,可以從「一」轉「十」的十字性結構,就是顧慮到每個人對光亮度的需求不同,單純地用餐情況下,也許長型就夠,但若是有在桌上工作等光照需求量較高的情形,將吊燈轉為十字,讓光照集中,就能簡單達成使用目的。
還有,我們有些人家中餐桌其實是圓桌,而非長型桌,十字形的吊燈,就很適合放在大圓桌之上,也不會太暗。

▲ LALU+ 拉魯/ 2014

Q5:最後,想請你在所有設計中,挑出三件最喜歡的作品

DOME 蒼穹 、Hercules 海克力士,還有即將推出的新品 PLANET 行星。

▲ DOME 蒼穹

▲ HERCULUS 海克力士

▲ PLANET 行星

DOME 是一盞完整兼顧到外表簡單美觀,以及實用面的考量的作品,反射罩與燈泡蓋之間的意外反射效果,都是讓這盞燈即便推出這麼多年,依舊受歡迎的特點。

Herculus 算是自己第二個兒子(第一個是UFO),在UFO 推出約10年後,我再設計海可力士這盞燈。
原UFO鹵素燈有著體型偏小、不夠亮的缺失,這對使用長桌的人造成不便。如同前面提到的,設計是將生活上的不足修正,所以就設計一盞適合一米五以內的桌子。
可以多部位調整的燈體,更展現物品本身的機械結構,搭配當時興盛的調光功能,讓這盞燈,兼具設計、工藝,以及實用特點。
今年新品 PLANET 就像是第三代。
其實這盞燈的概念好幾年前就開始萌生,但它有太多需要克服的結構問題,不斷嘗試後,直到今年才正式推出,可以說是我設計路程的小結晶。“

我想,這世界是沒有完美產品的存在,對於設計/產品研發的人來說,當產品完成推出時,就開始對他不滿意並且持續修正。我到現在還是會將產品放在桌上,持續把玩。

更多文章

剛剛好的居家燈具亮度|
新手選購燈具的三大須知
Light + Building 2024|
精彩花絮
再度前進法蘭克福大展|
Light and Building Frankfurt 2024
再陪你們久一些 |
燈具清潔保養指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