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用燈不將就|友善居家光環境指南

打造舒適空間如同挑選貼身衣物,隨著生活狀態進行適當調整,起居日常就能更為流暢自在。家人退休後,家中成員的生活型態連同變化,如何為他們營造貼近需求的居家空間,拉近家人間的關係,成了空間設計的必要考量。

伴隨年齡增長,視力自然慢慢減弱,人們在約50歲後(詳見註1)會逐漸對顏色對比的敏感度下降、在暗室中感光的反應時間拉長,或是容易感受眼壓過高的痠脹,經歷影像中心轉暗或扭曲等現象。因此,想打造一個熟齡友善的居家環境時,設身處境地依照實際需求規劃必要的燈光配置,是絕對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其實,只要在設置燈光時掌握「不造成多重陰影又可清楚辨識家具物品位置」的大方向,再根據生活習慣、愛好活動,參考下方四點提案調動佈光細節,便能打造出一個安全舒心的居家空間。

1. 提升家中整體亮度

對於家中 30 歲成員來說合適的照亮程度,在熟齡者眼裡卻有可能太暗,導致用眼時感到較為吃力。根據長者對整體亮度的需求,配置足夠而均勻的環境光或以亮色取代暗色牆面,能提升居住空間的平均照度,讓家中物件更輕鬆地被辨識,避開行走間的潛在危險。

以燈具光源補足熟齡者對空間整體亮度的需求,搭配明亮的牆色,家中物件在視野中更顯清晰。
Photo Credit:北歐建築

Photo Credit:寓子設計

如果不想一次點亮整個空間,可將燈光分拆為多組迴路。甚至,可以在空間兩端搭配「雙切開關」,即能在不同位置開關同一組燈光(例如:樓梯上下層樓控制同一組梯間燈),讓家人走到哪裡,光就跟到哪裡,既安全又兼顧空間品味。

2. 加強照亮活動區域

邁入退休生活後,在家從事的活動也變得相對多元,三不五時邀請好友家中作客、敘舊,進行心念已久的愛好如畫畫、烘焙、植栽等,都需要合適的燈光從旁輔助。因此,建議多觀察家中長者的生活喜好,在其常用空間內以近身燈光輔助照明,舒緩長時間用眼的疲倦感。

LAITO OPAL 玻光  細心留意家人的生活習慣,在經常使用的沙發旁以立燈加強照明。

若家人常在半夜起身走到廁所,需在臥室床邊或腳邊加裝夜燈,並將開關配置於「坐在床邊時伸手可及」的距離,讓他們下床前能夠更直覺地隨手開燈,照亮地面及看清物體後再起身行走。

 將開關設置在燈罩外的 DOBI 壁燈,使半夜行走前開燈更為直覺。
Photo Credit:大觀設計

如家人有睡前閱讀習慣,建議選用「可調光」燈具,同時滿足閱讀用光(照度高)及半夜起身用小夜燈(照度低)的亮度需求。 OLO 的亮度記憶功能,能在睡前調暗亮度後關閉,半夜起身時輕觸就能以微光點亮,避免光源過亮的瞬間刺眼感。

3. 降低刺眼的眩光

眩光即指讓眼睛不舒服的光,因眼睛承受的亮度超過所能適應的範圍,或環境的明暗對比過大,所導致的眼睛不適或暫時性視力不清。熟齡者受到眩光影響後,眼睛的調整時間較長,此時容易不小心碰撞受傷,因此建議留意以下不同種類的眩光,打造更為舒適的用眼環境。

(一)直接眩光

指光線對眼睛直接照射,造成暫時性視力不清的現象。

☛ 建議選用有柔光罩、遮光罩、光束角小,或以間接光原理設計的燈具。

以間接光原理設計的 APOLLO 將光源照射在燈罩內,營造柔和且均勻的光氛。

選用如 LALU+ 擁有遮光罩的燈具,可避免眼睛直視燈泡的不適感。

(二)反射眩光

俗稱「反光」,即空間中的物件反射至眼睛所產生的眩光。

☛ 可調整空間中的光源或會反射光線的物品位置(例如:鏡子、亮面的雜誌或桌面),減少反光。

(三)對比眩光

當空間一邊過亮、一邊過暗的「明暗對比」太高,眼睛容易疲勞且需要更長的時間適應,需更注意行走安全。

☛ 建議多留意臥室中的照明平衡。

 MUMU 白天時若房內一邊過亮,可在室內增加光源平衡照明,或降下窗簾降低明暗對比。
Photo Credit:淨空間

入夜後運用雙向出光的燈具(如 OLO)提亮整體空間,改善光源過度集中所導致的對比眩光。

4. 根據情境挑選色溫

白光與黃光在居家空間中扮演著互補角色,挑選燈光時也可按照使用情境配置燈光色溫。在作業活動較多、安全為主的廚房流理臺、浴室等處,點上提振精神的白光,可讓家人視線更為清晰,預防意外發生。

將暖白光藏於流理台上方,為料理烹飪提供充足的照明。
Photo Credit:開門設計

進入需要放鬆的區域如餐廳、臥室時,則可運用高演色性的暖光照明,除了能夠營造愜意自在的光氛,長期使用下也因藍光含量較低,對眼內黃斑部的影響變得較小。(延伸閱讀:居家光氛護眼秘方|高演色性+低色溫

Photo Credit:昱森設計

居家空間與家人間的關係微妙相連,貼心地考量熟齡家人對「家」的期待,即便是簡單的燈光佈置,背後的細膩溫情也能讓親子關係緩緩加溫。置換合適的燈光與陳設,讓居家環境隨著家人的生活應變,打造友善的居家空間,相處間也多了一份從容與自在。

註1:近年來因3C及行動裝置使用頻率激增,視力弱化的年齡層有逐年下降的趨勢,若能提早意識護眼的重要性,便能讓眼睛的「使用年限」跟上人類長壽的腳步。

更多文章

33 週年生日慶
漫幔柔光,曖曖拾暖|
HALO 系列新登場
張放一瞬,構築想像|
KONNECT 構築
打破 LED 燈具的三大迷思|
內建模組式 vs. 燈泡替換式怎麼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