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日和設計
SEEDDESIGN 門市裡,常常會遇到父母帶著小小孩一起來挑選燈具。有些孩子文靜乖巧,會老實地坐在沙發上吃著「門市葛格」給他的糖果;有些則活潑好動,喜歡搖搖擺擺跟著大人一起看燈、移動,聽著討論彷彿自己也懂了什麼,在一旁頻頻點頭。看著他們可愛的小臉蛋,除了覺得氣氛很有愛,SEEDDESIGN 夥伴們也會針對家中有幼兒的家長們,給予燈具挑選上一些應該注意的提醒。
今天,我們整理出幾項「幼兒用燈須知」,讓大家可依照以下幾點逐一確認,協助有小小孩的家庭找到一盞適合陪伴一家大小的燈。
-餐廳吊燈-
餐桌是家中親子互動非常頻繁的區塊,許多爸媽讓小小孩們在餐桌上進行各種活動,自己則可以在廚房或桌子另一側,一邊做事的同時,一邊留心他們的動態。在這樣的情況下,選擇餐桌燈時需特別留意以下幾點:
-客廳用燈-
跑跳是小孩的天性,在客廳中可以利用桌燈、立燈,為空間帶來高低的光影層次變化,但當家裡有小小孩時就需特別注意燈具的擺設位置,盡量不要放在小孩們走跳中容易碰倒的位置,以避免潛在的危險。
-兒童臥房-
當小小孩一天天長大,很多父母們會開始考慮讓孩子們與自己分房睡,為他們建立屬於自己的個人空間,這時候兒童房的用燈又應該注意什麼呢?
#用燈光來設定情境
▲MUSE 桌燈 Photo Credit:走走家具
兒童房一般兼有許多功能,對有些家長來說,初期仍偏好讓孩子們在睡覺時才回到房間,其他時間在房間外才能有更多的親子互動。因此將房間營造出「睡覺氣氛」就相當重要,也能幫助孩子養成自己睡覺的習慣。
小孩房適合保持在比較暗的亮度,可以用一盞小桌燈或是床頭壁燈作為孩子們床邊的陪伴,同時培養一系列睡前的儀式,有助於建立生活規律與心理上的安定感。
例如:睡覺前先洗個澡、穿好睡衣之後,讀一則故事書,蓋上被子之後,讓他們把燈調暗到小夜燈的亮度,最後在他們額頭上留下一個晚安吻。
▲用可調光、可移動的HOODIE 無敵充電式小桌燈,幫孩子培養勇氣、擊退對黑暗的恐懼。
-最後,關於光的幾點補充-
#藍光危害
藍光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需要更加注意它對幼兒可能造成的危害。因為幼兒的眼睛還在發展階段,水晶體較無法過濾藍光,且黃斑部尚未成熟,葉黃素的累積量不足時,也更容易被藍光傷害。我們應該如何正確選擇光源讓家人遠離過量的藍光呢?
#選擇通過認證的光源
LED光源已是現代照明的主流,而LED中的藍光對於人眼與生物安全有關鍵性的影響,近幾年國際上也針對「光生物安全」及「藍光危害」成立兩套規範標準供照明界遵循。 因此在選擇燈具時,確認燈具所使用的是經認證過的光源,是最簡單、基本方法。(SEEDDESIGN 的燈具所配的光源皆為低藍光比的暖色光。)
#選擇低色溫、高演色性的光源
色溫越低、演色性越高的LED光源,其藍光的佔比也就越少,透過光學儀器實測發現:5000K以下、演色性≥80的LED光,其藍光含量其實比同類型的CFL螢光省電燈泡還低,因此在選擇光源時,假如擔心藍光危害,最簡易的方式就是注意這「色溫」、「演色性」兩個指標,就能避免選到藍光過高的光源。
延伸閱讀:居家光氛護眼秘方|高演色性 + 低色溫
(SEEDDESIGN 的燈具所配的光源,為色溫在2700K~3000K之間的暖白光,除了使人更能放鬆外,也產生較少的藍光。)
#褪黑激素的分泌
很多家長擔心,睡眠中亮著小夜燈、曝露在燈光下會影響兒童青少年的生長激素分泌,但實際研究顯示,微弱光線影響的分泌只會是短時間的,隨著孩子們入睡後,分泌量就會回復正常;但如果小朋友因為房間黑暗產生害怕、焦慮,反而更容易導致失眠、睡不安穩。因此,究竟該不該開夜燈,應優先考量孩子的習性與整體睡眠品質,而非一味地擔心生長激素分泌。
在 SEEDDESIGN 門市中,我們常遇到爸爸媽媽在挑選燈具時候,一開始都有選擇困難症,無法決定喜歡的款式。當我們得知家中有小孩、為他們推薦相對應適合的燈款後,選擇便呼之欲出:父母們往往都能立刻做決定,且毫不猶豫割捨掉也許是自己最喜歡的燈款,因為父母總想給孩子們最好的。
挑選一盞燈回家,這盞燈會陪著大家好長一段時間,孩子們會在這個滿載著想像、期望和美的空間中長大。直到有一天,孩子們長成了大人也都離開家中,這盞燈依舊在這日夜陪伴著我們。當我們看著相片回憶,會想起那些全家人在一起的時光:餐桌上的晚餐、客廳的球賽,也會想起在孩子們小時候,晚上睡前一定會去查看他們是否安穩入睡。
而每次走出房間關上門前,都會回過頭,再仔細看一眼他們映著光的小小臉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