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人們的工作型態跟著滾動式調整,WFH (Working From Home 居家辦公)日益普遍 ,當一日活動範疇都限縮在家中,工作與生活間的界線也漸漸變得模糊。如何在有限的居家空間中,依著時序搭配不同的光氛感,幫助自己和家人在WFH 的工作與生活之間,進行心情上的轉換呢?
疫情期間,人們的工作型態跟著滾動式調整,WFH (Working From Home 居家辦公)日益普遍 ,當一日活動範疇都限縮在家中,工作與生活間的界線也漸漸變得模糊。如何在有限的居家空間中,依著時序搭配不同的光氛感,幫助自己和家人在WFH 的工作與生活之間,進行心情上的轉換呢?
光和時序
「 光 」的種類包含了自然光(太陽光)和人造光(燈具照明),雖然不常意識到,但是我們的生活實際上是與自然光同步轉換的。白天,自然光透過門窗進入室內,將純粹明亮的光線注入空間,光的強度與色溫,都隨著時序有所變化;在入夜以後,少了光線的刺激,人體便會分泌「褪黑激素」讓我們身心能夠漸漸放鬆,這時家中選用低色溫的暖黃光,更能創造舒適的光氛環境,醞釀適合休息的生理狀態。
空間中照明的種類
❶ 環境照明:外界自然光、嵌燈、投射燈、間接燈光等泛光型照明,打亮整體空間。
▲ 大片窗戶引進外界自然光,營造明亮的環境
➋ 重點照明:吊燈、桌燈、立燈、壁燈等,補足局部空間的照明需求(例如工作台面)。
▲ Photo Credit:一畝田設計
➌ 趣味照明:小桌燈、燭台等,營造獨特情調或氣氛
一日的居家光氛規劃
▪︎ 白天(約9-16點)|WFH
居家辦公期間,除了每日晨起整理服裝儀容、整頓工作桌面,或設定行事曆提醒等例行公事之外,更可巧妙運用白天自然光,打造一個朝氣蓬勃的工作環境。
早晨到下午的工作時段,揭開門窗的簾幕,就能將最好的自然光引入室內。晴朗的白天擁有充沛光線(高照度)、高色溫(偏白藍色調),而太陽光也是演色性最好的光源,此時通常不需點亮燈具,甚至要稍微遮蔽過量的光線以免太刺眼。假如遇到陰雨天或是工作的區域光線不足,則可依照需求選用吊燈、桌燈或立燈補足光線 —— 打造出明亮、開朗、精神飽滿的工作氛圍。
▲Photo Credit:北鷗設計 X Nordico Studio
▪︎ 傍晚(約16-18點)|收操
日暮之際,昏黃的夕陽暖霞讓自然光變得柔軟,此時若想在工作上進行最後衝刺,可點亮室內中的環境照明,提升空間整體照度,維持明亮感,色溫建議與天光同步,略低一些(3000-3400K),或什麼都不做,放空小憩片刻。
▲Photo Credit:由象空間
▪︎ 晚間(約18-21點)|享食
由一家人晚餐時光揭開夜間花絮,餐吊燈成為空間主軸。將原本明亮的環境照明降低約30-50%,一方面減少亮度能讓情緒更放鬆一些,同時也減少視線中「餐桌面」與「周遭環境」的對比眩光,柔和的光線聚焦在桌上的佳餚更顯美味。
▲Photo Credit:二三設計
▲ 除了亮度,順應時序調整「色溫」也是影響光氛與情緒的關鍵因子。『Square 正』可同時實現色溫及亮度的切換。
▪︎ 睡前(21點後)|休憩
一日尾聲的時光,環境照明可以完全關閉、或留著些微亮度,只點亮1~2盞重點照明的壁燈,或趣味照明的小桌燈,隨著昏暗的暖黃光舒緩緊繃的神經,培養入眠的情緒。
沙發旁立燈、角落壁燈、電視旁的投射燈、茶几上的桌燈或香氛蠟燭,閱讀、小酌、看看影集、或是做點瑜伽,以幽曖慵懶的光氛,獨享夜間睡前的metime。
▲Photo Credit:二三設計
家,是我們每天生活的地方。當待在家的時間變長了,不妨留意家中每一隅,透過燈光佈局,打造舒心自在的居家光環境,試著在變動的生活中找到 work-life bal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