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位於八號橋創意園區的 SEED 上海門市,充滿綠意的空間迴盪著舒服的Smooth Jazz,門市夥伴神態從容地進行著手邊工作,隨著不時傳來的陣陣咖啡香,步伐緊湊的城市彷彿在此慢了下來。
SEED 上海團隊由事業部經理帶領,除了日常的門市接待工作外,他與團隊更要走訪大江南北的眾多城市,將 SEED 的設計想帶給使用者的感受,傳遞給經銷夥伴們,讓品牌的精神能夠開枝散葉,點亮更多家庭的夜晚。
走入位於八號橋創意園區的 SEED 上海門市,充滿綠意的空間迴盪著舒服的Smooth Jazz,門市夥伴神態從容地進行著手邊工作,隨著不時傳來的陣陣咖啡香,步伐緊湊的城市彷彿在此慢了下來。
SEED 上海團隊由事業部經理帶領,除了日常的門市接待工作外,他與團隊更要走訪大江南北的眾多城市,將 SEED 的設計想帶給使用者的感受,傳遞給經銷夥伴們,讓品牌的精神能夠開枝散葉,點亮更多家庭的夜晚。
SEED 上海事業部經理:詹傑仁
2010年加入SEED 的傑仁,在台北服務了多年以後,於2016年帶著團隊前進上海,帶著一顆熱於分享以及愛照顧人的心,他帶領的團隊在異地日漸成長茁壯。從剛落腳這座城市的陌生徬徨,一晃眼五年過去,他們已經踩穩步伐,準備繼續一步步地向前邁進。回顧這些年,他總能細緻梳理其中脈絡,精準描繪出自己的洞察,以豐富的感受能力充實自我,令身邊夥伴和他互動時,感受到他骨子裡正向、溫柔的能量。
這天下午,台北還在下著濕熱的午後陣雨,上海卻已開始感受到些許的秋涼,我們各自準備了一杯咖啡和熱茶,用視訊連線的方式開啟了一段漫談。
對你來說,「燈」是什麼?
– 燈是光和希望的載體,讓人看得清東西,也對生活抱有希望。
大家常說燈為空間畫龍點睛,因為如果沒有光,空間內的所有設計和擺設就沒辦法明確地被呈現出來。但是除了照明以外,從心理層面來說,光就好比是陽光、空氣、水這三大元素,是人自然而然會一直追尋的元素。它幫助人們驅除不安, 也讓人在夜晚點燈後能夠繼續進行白天想要完成的事情,等於讓生活能往希望的方向前進。
SEEDDESIGN 的什麼精神最吸引你,同時也是你最希望能傳達給大家的?
– Less is more 少即是多的精神。
生活中有很多花裡胡哨的東西,比如說一盞燈可以被加入很多功能,用「加法」的思維一直堆疊,但 SEED 在談的簡單設計是從這些「加法」中,淬鍊出人最需要的東西,是一種「減法」的思維,需要決定拋棄和保留哪些東西,這相較下來是更困難的。對我來說,人的需求一直很純粹,所以我在跟客人介紹的時候還是會回到根本,和客人說明我們怎麼用簡單的設計去滿足人們最純粹、原始的需求。
「溝通」是你身為市場經理大部分時間在做的事,你覺得「喜的人」在溝通時很看重什麼呢?
– 瞭解對方真正的需求,並且真心傳遞相信的事情。
這可以分成兩點來說明,第一點是換位思考,考驗的是你能不能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想,當我們把對方的需求考量進來,才能讓自己敘述的東西轉化成別人聽得懂的語言;第二點是真心,真心地認同 SEED 的品牌理念,和客人來往時就能讓人自然地感受到我們的認真,營造正向的溝通氛圍。當你瞭解我,我也瞭解你,我們真心地溝通且建立信任,其實會超越各種話術和包裝形式。
透過引介合適的燈給客人,你希望協助大家帶來什麼樣的生活?
– 希望客人從實用的燈具中,享受隨心所欲的生活。
早期大家說的「實用」,比較多是在討論實際功能,比如一盞燈的亮度需要多亮?閱讀用光需要的光線角度等等,這些都是偏理性面的實用意義。在 SEED 這裏,實用的概念延伸到感性面,設計燈的時候我們也會考量人需要怎樣的氛圍、燈要凝聚怎樣的溫暖,讓它不只照顧生活需求,也滿足心理期待。當我們的燈滿足了大家的需求,自然會在被需要的地方出現,成為日常中的一種理所當然。然後客人慢慢地就會發現,其實生活因為這些燈的存在,變得更能隨心所欲了。
你認為在台北和上海,和客人的溝通有哪些差異呢?
– 在上海,溝通上會需要更靈活彈性。
你很容易在上海看到很多不同國家、不同膚色的人,這說明上海匯聚了很多文化背景。我們每一天接觸到的客人很多元,介紹品牌和燈具需要更快地根據客人的生活習慣和價值觀來調整互動方法。比如在選燈的時候,北方人通常會很快決定,他會很直爽地跟你說「我就喜歡這個!」;相對來說,南方客人就比較客氣,溝通比較柔婉,可能會問「除了這個以外,我還有沒有其他選擇?」或是在介紹幾款燈具後給出「我應該選擇哪一個呢?」這樣的回饋。
或許越往北方天氣越冷,大家會常常相聚取暖,人和人的互動更直接;愈南方更有機會接觸外來和商業文化,看起來更加獨立,人和人之間的距離才有這樣微妙的差異。但這也不能一概而論,就只是個大概率的情形。但上面說的這些差異,就很考驗我們上海同事們換位思考的功力。
可以跟我們分享你最想念台北的什麼東西嗎?
– 想念以前天天能吃到的早餐店。
早餐店在台灣多到唾手可得,今天吃個漢堡蛋、明天培根、後天蛋餅,這樣的味道從天天吃得到變成兩年吃不到,這之間的差異感就很大。雖然上海這裡也有台式早餐店,可是不太容易找到一樣的味道,像是這裏的三明治大多不會切邊也不抹美乃滋、裡頭不太會加火腿反而用午餐肉、小黃瓜沒有用糖醃過,整體吃起來就沒有在台灣很熟悉的味道。
可以跟我們分享一個你最喜歡上海的地方嗎?
– 我喜歡上海把大家聚集在一起,喜歡因此結交到新朋友的感覺。
到外地工作在上海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所以大家常常聽到「北漂」或是「南漂」這樣的說法。我們很容易在這裏結識各地朋友,也因為這樣去過很多朋友的老家。比如我們有個經銷商朋友跟我們特別投緣,那時候大家就一起去了他開在滁州山裡的餐廳拜訪,感覺特別新鮮。當我們的夥伴回老家時,有機會我們就會跟著他們一起回去,回去看看每個人的家鄉,一起去玩。
你私心最喜歡的 SEED 燈是哪一盞?為什麼?
– SOL 弓燈,因為它保留了很多情緒的筆觸。
我大學時期唸的是工業設計,所以設計這件事對我來說不是陌生的事情,但進入工業設計一直有個命題,那就是怎麼樣去把手繪出來的東西變成一個工業產品?設計產品的時候有時會需要在工藝、材料、市場的因素下調整原來的設計,但 SOL 這盞燈就像大家在學生時期會畫的Sketch,這種 Sketch 和 3D Render 最不同的地方就是它裏面有筆觸。筆觸的輕重會讓設計的線條具有生命,SOL 把這種曲線很明白地透過碳纖維材質表現出來,比起其他燈的線條,更有那種把圖面化為現實的感覺,所以我特別喜歡這件作品。
對 SEED 品牌的未來有什麼想像呢?
– 吸收更多元的文化,用我們的設計語彙繼續把品牌精神傳遞出去。
我一直很期待一件事,那就是當公司規模不斷變大的時候,接觸了更廣闊的市場和文化背景,我們會怎麼用這個養分去豐富我們的設計?因為喜的從台灣起家,所以我們的內部設計師也在台北,吸收著當地的文化養分設計作品。但是假如有一天,經營的市場更大了,我很希望喜的可以進一步囊括來自各地的設計師,讓我們的作品變得更加豐富,繼續把品牌的精神傳遞出去,成為亞太地區知名的燈飾品牌。
在這過程中我們還是會不斷去回應市場,會因此產生哪些變化可能還無法想像,但能夠確定的是,我們一直強調的簡單、實用,滿足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的這個核心價值,會一直貫穿到更遙遠的以後。
晨間空中馥郁
潮濕氣息緩緩交織
遠近朦朧間
霧靄幂歷
取雲層翻湧變化於山林疊翠間的裊繞景象為創作發想,MIST LED 白露如鬱鬱中的一抹清新,在早晨綿綿霧氣中,勾勒出令人心馳神往的景象。
玻璃中的曖昧界線
MIST LED 飽滿圓潤的口吹玻璃,細膩融合「內層噴砂工藝」,模糊了清透與朦朧間界線。當光束釋放其中,光粒子沿著細緻的漸層噴砂漫延溢伸,猶如雲霧迭迭瀰漫,在空間中營造層次豐富的唯美光景。
舒適的光學設計
細心追求光源品質,新一代 MIST LED 採用 CRI ≥ 95 的高演色性光源,打造如日光般自然的舒適光源;配以月暈透鏡調整出光角度,光線更顯柔和宜人。
桌立燈:柔和向上的光氛
MIST LED 桌立燈照向上方的光源,透過燈罩頂部的一片迷濛漫灑空中,宛若霧靄輕柔飄浮,為家中籠上一層輕薄光紗。其 DJ 調光底盤,只要輕輕一推,便能將亮度慢慢調至所好,創造愜意的起居空間。
▲ 曼垂一隅粼粼亮起,燈罩內部的細膩層次與空間相融成一片純粹景緻。
▲ 傍晚歸家,點亮 MIST LED 立燈凝望淡霧捲舒,隨著光線曖昧流動,緩緩沉澱一日躁動。
MIST LED 白露
MIST LED 吊燈 S
光源 LED 5W 2700K CRI95 510lm
尺寸 長 16cm x 寬 16cm x 高 22.5cm
MIST LED 吊燈 L
光源 LED 9W 2700K CRI95 918lm
尺寸 長 25cm x 寬 25cm x 高 34.8cm
MIST LED 立燈
光源 LED 9W 2700K CRI95 918lm
尺寸 長 28.5cm x 寬 28.5cm x 高 153-190cm
MIST LED 桌燈 S
光源 LED 5W 2700K CRI95 510lm
尺寸 長 16cm x 寬 16cm x 高 27.9cm
MIST LED 桌燈 L
光源 LED 9W 2700K CRI95 918lm
尺寸 長 25cm x 寬 25cm x 高 40cm
設計師 陳昭成 Chen, Chao-Cheng
一間充滿想像力的嶄新門市。
SEED 台中門市移至新址,兩層樓的全新空間由蟲點子創意設計團隊操刀,融合台中在地元素與SEED 基因,以素面的白、黑、灰主調,搭配俐落空間線條,打造一座以「人」與「燈具」為主角,充滿想像與互動的明媚空間。
十月一號這天下午,與平時的清靜悠閒不同,台中門市此時聚集了眾多喜的中部地區的朋友,川流不息的人潮將兩層樓的空間擠得水泄不通,人們在這個嶄新的空間中好奇地閒逛遊玩,賞燈、聊天、享用現場茶酒點心(戶外區域),熱絡的交談聲此起彼落,現場像極了一場午後的設計師沙龍。
活動這天正好是 SEEDDESIGN 成立滿30週年,創辦人陳昭成也來到門市現場,除了一同共襄盛舉新門市的開幕外,也和大家分享品牌一路走來,向著理想逐步踏實的心路歷程,和對品牌未來的更多期許。而門市空間的設計師:蟲點子設計的夥伴也來到現場,與大家分享他們想透過門市空間帶給人們的體驗,以及實現的過程中所必須克服的諸多困難。
▲ SEEDDESIGN 創辦人:陳昭成
▲ 蟲點子設計 共同設計師:莊子瑩
▲ 蟲點子設計 總監:鄭明輝
這次的開幕活動是SEED 首次在中部舉辦品牌活動,更是2021波盪的疫情中,唯一的實體交流活動。能夠有機會和大家面對面交流,感受到中部朋友們的滿滿熱情,讓我們興奮不已。而透過這次交流,也更豐富了我們對於燈光、設計、美感的認識,期待著與大家的下一次的相遇!
📸 新門市開幕活動|門市實地探索打卡禮
10/1-10/31,在台中門市拍下最喜歡的空間角落,上傳 IG 並Tag@seeddesign_official或分享到GoogleMap評論,即可獲得為新門市開幕訂製的『 SEED 香氛吊卡』。
隨著時序步入秋天
受風吹拂的黃金稻穗搖曳生姿
轉紅變黃的落葉飄落紛飛
將大地抹上秋日的妝容
HUAN 圜吊燈的年度新色 —— 以大地色調為靈感的「 可可棕 」與 「 燕麥奶 」,如冬日裡一杯香醇濃郁的熱可可與溫潤順口的燕麥奶,為居家佈上溫潤沉穩的舒心感受。同時段也推出全新桌燈系列,為現代空間帶來多樣化的搭配新選擇。
Pearl Cocoa 可可棕
潛藏著金沙光澤的「 可可棕 」,富含色澤巧思來自塗料中加入的「 銀砂」,在多次來回的比例調整,最終誕生。為了保持塗料中銀砂均勻分佈,師傅需兩方協力,一面噴塗一面持續攪拌,製作過程就像沖泡一杯熱呼呼的濃郁苦甜巧克力,沈穩中散發暖心況味。
Oatmeal 燕麥奶
想像在微涼的秋日裡,啜飲一口溫暖脾胃的燕麥奶茶,享受單純的日常美好。帶著米灰色調的燕麥奶,搭配亮麗鉻色邊框,平添一股優雅韻味,不同於平實的霧白色,應用在中性恬淡的空間裡,也能恰到好處加乘出溫暖層次,妝點出放鬆療癒的氛圍。
框留桌前的詩意風景|全新桌燈系列
2021 新推出桌燈款,將框景之美移轉至桌前,成為眼前舉目可望的日常風景。與家中花卉器皿搭配擺飾,更能自成一景相映成趣,應用場景多元,不論是放置床頭、茶几甚至是帶至戶外,皆能伴隨日常起居生活。
乘載著詩意的HUAN 圜,以圓形環框連結室內外風景,讓美的畫面得以框留延伸。窗外景色隨著時間推移悄悄變化,為室內引入一幅流動的美好光景。
HUAN 圜
HUAN 圜 吊燈 L
光源 E27 2 x 8W LED 2700/3000K
尺寸 長 39.4 cm x 寬 36 cm x 高 40 cm
HUAN 圜 吊燈 S
光源 G9 2 x 5W LED 2700K
尺寸 長 22.6 cm x 寬 20 cm x 高 23 cm
HUAN 圜 桌燈
光源 G9 2 x 5W LED 2700K CRI90
尺寸 長 22.6 cm x 寬 20 cm x 高 46 cm
設計師 張幻柔 Chang, Huan Rou
當你走進一間 SEED 店面,門市顧問會很快地上前親切問候,不只陪你一起看燈、了解燈光,也聊聊你對新家的想像。燈具在空間中的作用,除了滿足不同家庭成員的用光需求,還得考量居家空間的條件限制、平時的維修保養,以及主人對光影氣氛的想像,因此門市顧問也會適當給予較符合自然律動的用光建議。
門市顧問除了介紹每一件作品的靈感、特色及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傾聽客戶,深入了解對方的需求,才能為他們引頸期盼的新生活,引薦最合適的光。
SEED 門市顧問:謝錦葒
2002 年加入 SEED 的錦葒,已經在門市服務近20年的時間,是客人們口中的「謝小姐」。除了對光氛配置、燈具搭配擁有豐富的經驗外,這些年的服務過程,也讓她對燈具、對人的相處有了許多想法。念舊的她很重視燈具的保養,家中甚至私藏著許多 SEED 的歷年作品。私底下,她更是一位美食生活家,如果向她問起台北的美食,她肯定會滔滔不絕、如數家珍地與你分享一間間她的口袋名單。
這天下午,我們來到位於仁愛路上的SEED 台北門市,跟著她的腳步在店內閒逛、欣賞燈具,對於我們提出許多關於燈具、客戶服務相關的問題,她也毫不吝嗇地一一和我們分享。
*採訪/拍攝於2021年初,疫情較不嚴重時
你覺得「燈」對你來說是什麼?
– 我覺得燈是一種把光線留在空間的方法。
其實燈只是一個有形體的東西,最重要的還是燈具引進來的光。我之前聽過別人形容燈光,他說當外面的光線透過窗戶照進室內,特別是透過窗簾灑進來的時候,那個景色是很美的。我很認同這個說法,燈對我來說也是把光引進空間,尤其是在晚上,室內沒有白天的自然光,燈具就是那個把光停留在空間裡的方法。
身為門市顧問,你通常會在客人挑燈時提醒什麼?
– 確定這是你真心喜歡,而且是你需要的燈。
因為燈會長時間陪伴我們生活,所以我會建議儘量不要在不確定的情況下、或聽旁人的意見就匆匆決定。不管是對外型或材質的喜好、照明需求、家中環境的搭配,有很多要考量的地方,不只是喜歡或想要,所以在引導客人挑燈的時候,也會需要提醒客人很多內容。
比如說燈光配置,有些客人因為餐桌周圍的天花板上配了很多嵌燈,反而不常點餐桌燈,這樣就有點可惜,尤其這樣家中的光影變化就會略顯單調。另外,色溫部分,我也建議居家用 2700 – 3000K 暖白光,可以營造回家後放鬆的氛圍,客人有時比較不了解色溫和我們生心理的關係,我會花時間和他們討論溝通,因為我希望大家不只是買一盞燈回家,更是把美好的體驗帶進生活裡。
最喜歡門市工作的哪個部分?
– 我喜歡跟客人互動的過程,和他們分享燈光的知識。
像是第一次裝潢新家的客人,他們可能對燈光比較不熟悉,當我跟他們分享,他們願意接受我的建議,也給我回饋,這樣的互動我就很喜歡。另外,說到互動,我覺得人和人溝通最重要的是要真心,帶著真心才能真正和客人溝通,譬如,如果客人看上不適合他的燈,我也會誠實地向他說明,不然以後他可能會遇到自己沒想到的問題,所以就算之後不會碰面也好,我也會設身處地地幫對方著想。
門市顧問幫助客人挑選合適的燈,這當中最常遇到的困難是什麼?
– 讓客人理解「喜歡的不一定適合自己」這件事。
現在用網路可以蒐集到很多室內裝潢靈感,客人常常會從不同地方拼湊自己喜歡的元素想要用在自己家,可是這些資訊有時比較零碎,也不一定符合他們家的環境條件和需求,我就需要和客人一起釐清,分析他們的實際需求,幫他們選真正適合自己的燈,但這會需要花時間溝通,有時候對他們來說不是很快就接受。
這些年以來,有沒有什麼印象深刻的經驗可以跟我們分享?
– 有,我最感動的是客人把用很多年的燈拿回來維修。
記得有次一位小姐把一盞用了好久的燈送來門市維修,燈修好後我又幫她把外觀重新保養,擦拭乾淨再好好裝箱,沒想到那位小姐看到他的燈被保養後的樣子,居然特別謝謝我那麼照顧她的燈,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很感動,因為這代表她很珍惜這盞燈,也希望這盞燈可以一直用下去。
你會希望和買了喜的燈的人說什麼?
– 謝謝,希望你們喜歡,而且能讓這盞燈陪你們很久。
有時候客人挑燈時說:「反正三、五年可以再換」,我聽到都會覺得很可惜。雖然現在斷捨離、活在當下的說法很流行,客人想要隨時更換燈具是自己的自由,可是燈其實是可以陪伴人很久的。也許有些人覺得燈只是一個可以隨時被汰換的裝飾品,但我還是希望買了喜的燈的人可以用另一種角度看待這盞燈,可以更珍惜燈的價值和意義,讓燈和他們一起生活下去。
你私心最喜歡的SEED 燈是哪一盞?為什麼?
– 是一款比較早期的燈,泰坦尼。
我喜歡泰坦尼的設計感,它真的很炫,燈體本身可以升降和拆卸,利用燈上面的彈片和磁鐵,還可以變換光照方向!而且它用的是傳統的鹵素燈泡,雖然現在LED 呈現的光質感已經非常棒了,但我個人還是最喜歡鹵素燈那種很溫暖的光感。
你最喜歡台北門市的什麼時刻?
– 最喜歡大家不談公事,一起閒聊的空閒時間。
我覺得這個時間沒有一定,也不一定是在中午門市大家一起吃飯或吃下午茶的時候,比較像是有人突然發起一個對話,其他人就參與進來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嬉鬧,這樣的時間我會覺得很輕鬆、自由。
認識你的人都很好奇,為什麼你一直還在用那支蠻舊的 NOKIA 手機?
– 因為我比較念舊吧,我的第一支手機就是 NOKIA 。
我第一次認識手機其實是因為我的前老闆,那時候他拿著一支很大、四四方方的手機,那時候手機還很少,我覺得很好看。當時我在想如果之後我要辦手機,就要辦像那樣的。所以第一支手機就買了NOKIA,到後來就因為比較熟悉這個品牌,就不會換了。而且我喜歡小東西,像這隻手機的大小就很方便塞進口袋裡,而且它還可以叫出來電名字,真的很炫!
休閒時間有沒有什麼興趣嗜好?
– 吃些好吃的東西,或者是逛逛街。
住台北真的比較少機會可以去郊外走走,可是吃東西的話,我倒是很喜歡去不同地方吃好吃的東西。要說有沒有推薦的美食,我會選我們家萬華那裡,像是和平西路的排骨湯、高麗菜飯、雞腳,萬大路的麵線,或者是我家附近的胡椒餅,都是我覺得很好吃的小吃。如果要推薦同事朋友送禮的話,我就會介紹阿寶師咖哩餃,很適合送給家人或同事。
2021 設計上海,匯集了國內外眾多設計品牌及近7萬位的觀展人潮,日前已於6月6日圓滿落幕。SEED 很榮幸參與其中,並透過多款新作將我們對燈具設計、光氛生活的想法,傳達給所有來到我們展位的舊雨及新知們。
博物館般,遊逛中處處巧遇驚喜
此次展覽的設計以類博物館的形式,強調出每盞燈獨有的個性,而SEED 的作品性格迥異,展覽設計團隊費盡巧思,替每一位主角做足能展現個性的呈現及佈置,觀展時不論走過一個轉角、越過一面牆,眼前作品皆呈現了不同的樣貌,訴說著截然不同的故事,在遊逛中處處巧遇驚喜。
燈光下一顆色澤飽滿的鮮紅蘋果,恰恰凸顯了 SQUARE CRI 98,R9 > 90 接近自然陽光的高顯色表現。如果展中見到人們總朝著這盞燈招手,別太驚訝,那是大家正帶著好奇心試玩它「四段色溫切換」、「漸進式亮度調整」的感應功能,因其對光的極致要求及入微體貼而備受人們的注目。
追求本質呈現,充滿故事性的TRAM ,光線下的黃銅本色色澤,在現場同樣擄獲了許多愛好者。不單是外觀質感,TRAM 透過黃銅導體,使燈頭無需電線連結即可自由調換位置、調整照射方向,展示時令現場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牆上42、72 大字明確點出 DAWN 的最大特色:光束角的變化。 透過「雙螺旋結構」連動透鏡間距,一如相機的變焦鏡頭調整光束角大小,DAWN 結合機械結構,使原本定義為裝飾及照明的燈具變得值得玩味,此展區頓時像是科博館一般,在人們與燈的互動轉動中,空間光影隨之變化。
OLO Φ 桌燈 – 2021德國紅點設計獎得主
「光源在哪?」是人們乍看到 OLO Φ 的共同疑問,而隨著展場人員的介紹及引導,大家紛紛伸出手翻轉它的錐形簍空燈罩,嘗試找到最有趣的出光角度。並提出更多關於雙向出光在空間中的使用問題。
而這些反應,也正是紅點設計獎評審給予的評價 “OLO Ø realises a coherent design following ergonomic aspects. Thus, this table lamp invites for frequent use.”
相約明年,更精彩的相會
一年一度的設計上海,最令我們開心的永遠是與觀展者的互動。燈亮時驚奇的目光;操作燈具時專注的神情;交談間不時露出的微笑。在設計上海,透過交流彼此的想法與故事,我們吸收了充足的養分,再接下來的一年中,努力開創更多可能,並期待著明年的相會。
打造舒適空間如同挑選貼身衣物,隨著生活狀態進行適當調整,起居日常就能更為流暢自在。家人退休後,家中成員的生活型態連同變化,如何為他們營造貼近需求的居家空間,拉近家人間的關係,成了空間設計的必要考量。
伴隨年齡增長,視力自然慢慢減弱,人們在約50歲後(詳見註1)會逐漸對顏色對比的敏感度下降、在暗室中感光的反應時間拉長,或是容易感受眼壓過高的痠脹,經歷影像中心轉暗或扭曲等現象。因此,想打造一個熟齡友善的居家環境時,設身處境地依照實際需求規劃必要的燈光配置,是絕對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其實,只要在設置燈光時掌握「不造成多重陰影又可清楚辨識家具物品位置」的大方向,再根據生活習慣、愛好活動,參考下方四點提案調動佈光細節,便能打造出一個安全舒心的居家空間。
1. 提升家中整體亮度
對於家中 30 歲成員來說合適的照亮程度,在熟齡者眼裡卻有可能太暗,導致用眼時感到較為吃力。根據長者對整體亮度的需求,配置足夠而均勻的環境光或以亮色取代暗色牆面,能提升居住空間的平均照度,讓家中物件更輕鬆地被辨識,避開行走間的潛在危險。
▲ 以燈具光源補足熟齡者對空間整體亮度的需求,搭配明亮的牆色,家中物件在視野中更顯清晰。
Photo Credit:北歐建築
▲ Photo Credit:寓子設計
如果不想一次點亮整個空間,可將燈光分拆為多組迴路。甚至,可以在空間兩端搭配「雙切開關」,即能在不同位置開關同一組燈光(例如:樓梯上下層樓控制同一組梯間燈),讓家人走到哪裡,光就跟到哪裡,既安全又兼顧空間品味。
2. 加強照亮活動區域
邁入退休生活後,在家從事的活動也變得相對多元,三不五時邀請好友家中作客、敘舊,進行心念已久的愛好如畫畫、烘焙、植栽等,都需要合適的燈光從旁輔助。因此,建議多觀察家中長者的生活喜好,在其常用空間內以近身燈光輔助照明,舒緩長時間用眼的疲倦感。
▲ LAITO OPAL 玻光 細心留意家人的生活習慣,在經常使用的沙發旁以立燈加強照明。
若家人常在半夜起身走到廁所,需在臥室床邊或腳邊加裝夜燈,並將開關配置於「坐在床邊時伸手可及」的距離,讓他們下床前能夠更直覺地隨手開燈,照亮地面及看清物體後再起身行走。
▲ 將開關設置在燈罩外的 DOBI 壁燈,使半夜行走前開燈更為直覺。
Photo Credit:大觀設計
▲ 如家人有睡前閱讀習慣,建議選用「可調光」燈具,同時滿足閱讀用光(照度高)及半夜起身用小夜燈(照度低)的亮度需求。 OLO 的亮度記憶功能,能在睡前調暗亮度後關閉,半夜起身時輕觸就能以微光點亮,避免光源過亮的瞬間刺眼感。
3. 降低刺眼的眩光
眩光即指讓眼睛不舒服的光,因眼睛承受的亮度超過所能適應的範圍,或環境的明暗對比過大,所導致的眼睛不適或暫時性視力不清。熟齡者受到眩光影響後,眼睛的調整時間較長,此時容易不小心碰撞受傷,因此建議留意以下不同種類的眩光,打造更為舒適的用眼環境。
(一)直接眩光
指光線對眼睛直接照射,造成暫時性視力不清的現象。
☛ 建議選用有柔光罩、遮光罩、光束角小,或以間接光原理設計的燈具。
(二)反射眩光
俗稱「反光」,即空間中的物件反射至眼睛所產生的眩光。
☛ 可調整空間中的光源或會反射光線的物品位置(例如:鏡子、亮面的雜誌或桌面),減少反光。
(三)對比眩光
當空間一邊過亮、一邊過暗的「明暗對比」太高,眼睛容易疲勞且需要更長的時間適應,需更注意行走安全。
☛ 建議多留意臥室中的照明平衡。
▲ MUMU 白天時若房內一邊過亮,可在室內增加光源平衡照明,或降下窗簾降低明暗對比。
Photo Credit:淨空間
▲ 入夜後運用雙向出光的燈具(如 OLO)提亮整體空間,改善光源過度集中所導致的對比眩光。
4. 根據情境挑選色溫
白光與黃光在居家空間中扮演著互補角色,挑選燈光時也可按照使用情境配置燈光色溫。在作業活動較多、安全為主的廚房流理臺、浴室等處,點上提振精神的白光,可讓家人視線更為清晰,預防意外發生。
▲ 將暖白光藏於流理台上方,為料理烹飪提供充足的照明。
Photo Credit:開門設計
進入需要放鬆的區域如餐廳、臥室時,則可運用高演色性的暖光照明,除了能夠營造愜意自在的光氛,長期使用下也因藍光含量較低,對眼內黃斑部的影響變得較小。(延伸閱讀:居家光氛護眼秘方|高演色性+低色溫)
▲ Photo Credit:昱森設計
居家空間與家人間的關係微妙相連,貼心地考量熟齡家人對「家」的期待,即便是簡單的燈光佈置,背後的細膩溫情也能讓親子關係緩緩加溫。置換合適的燈光與陳設,讓居家環境隨著家人的生活應變,打造友善的居家空間,相處間也多了一份從容與自在。
註1:近年來因3C及行動裝置使用頻率激增,視力弱化的年齡層有逐年下降的趨勢,若能提早意識護眼的重要性,便能讓眼睛的「使用年限」跟上人類長壽的腳步。
商業空間是展現品牌風格與調性的場所,舉凡從餐酒館、飯店、工作室,到展覽空間,每個場域每日承載的人流與客群都有所不同,要讓生活步伐日漸緊湊的人們快速對品牌留下深刻印象,須透過完善且一致的空間規劃與設計。
在室內設計領域當中,燈光又是一個神奇的元素。與空間相襯成趣的燈光設計,能夠畫龍點睛地為空間注入獨特的靈魂與個性,打造出專屬品牌的特色氛圍。
|明暗對比:構築劇場感|
▲ Photo Credit :碩果設計
好的光氛設計能夠引領客人的心理感受,讓人們在空間內感到舒服自在。根據場域類型與活動種類調配光線,調弱整體環境亮度,增強主要區域如桌面、佈景牆的光源,有助於引導並聚焦使用者的視線,增強客人對空間的歸屬感,營造令人安心放鬆、自在對話的私密空間。
以 「LING 櫺」長吊燈投射主要活動區的吧檯檯面,再運用間接光源勾勒架上藏酒輪廓,酒吧的場域特色即刻鮮明呈現。
▲ Photo Credit :碩果設計
大膽摒棄過亮的環境光源,以「SOL 日恆」立燈獨照活動範圍,營造出令人放鬆的私密空間。
在端景處點亮「VULTURE 兀鷲」壁燈,簡單的照明下仔細襯托出擺設物的線條與質地,將視野收攝於純粹的美感中。
|暖色柔光:營造安心感|
暖黃光是自然界中清晨、黃昏的顏色,比起令人精神抖擻的晝白光,暖色光普遍給人平靜、放鬆、溫暖的感受,對於需要營造如身處家中般舒服的場所,如飯店、診所、產護中心,可在室內選擇偏暖色調的配置,彷彿將晨暮之色納覽室內。
▲ Photo Credit :創研空間 & 元氣御守產後護理家
在大片晝色採光的空間內,掛上一盞暖光「DAMO 達摩」吊燈在角落調和室內色溫,可拉近消費者對空間的距離感。
▲ Photo Credit :敘研設計
|立體佈局:增強表現力|
如同日月與星辰,以獨有的光軌引領著人們一天的感受,每顆光點交織而成的光軌變化,也牽動著人們的視線及想像,在空間中留下極具渲染力的情感。藉由光影方向的調整,行塑燈光在空間內的動線佈局,豐富的光影表情油然而生,品牌的個性與特色也流露於此。
垂天而降的懸浮光球在空間內佔有明顯的視覺量感,彷若瀑布在空中凝結,靈動且華麗。
根據空間配置客製光影走向,立體的佈局讓不同的場域緊密呼應,形成統一的風格調性。
運用多盞吊燈形成流線佈局,為方正筆直的空間注入流動性,豐富視覺層次,給人自然生動的場域體驗。
▲ Photo Credit :北鷗設計
將輕量的「SOL 日恆」環形吊燈聚集吊掛於大廳上,以錯落繁美的姿態打造如臨星軌的視覺享受。
|材質造型:提升品牌主題感|
光線經過不同材質的折射與反射,因硬度、色澤、造型不同,所呈現的光感也會隨之變化,散發多樣的光影個性。按照空間整體調性與風格,放膽運用燈飾的材質特性與造型特徵在空間內組合創新,和場域主題、品牌精神相互呼應,也能達到出乎意料的加分效果。
「DORA 朵拉」亮面的金屬上罩與下罩玻璃的通透感融為一體,懸掛半空時猶如在角落抹上一層晶瑩剔透的水珠感。
「FUJI 富士」溫潤如玉的玻璃燈罩,與日式木質調空間相互映襯,抬頭一看宛如來到日照和煦的東京古屋內。
大量木作擺設加上「海克力士 HERCULES」啞光金屬燈罩,極簡流線間,流露出空間內沉穩、幹練的主旋律。
取自古代月門意象設計而成的「HUAN 圜」吊燈,垂掛茶室之上漫灑柔光,裊裊飄上的茶氣在燈具框體中與周遭擺設自成雲霧禪林之景,讓人沉浸於茶茗之間。
光影將時序引入空間,有了光的場合,每份細膩的情感與理念都能透過光感的雕塑譜出獨特的氛圍,留下專屬的空間韻味。雖無量體,紮紮實實存在的光卻如同商業空間的靈魂,散發著內涵與個性,傳遞品牌故事與堅持,邀請來自各處的人們駐足,感受品牌的真誠與溫度。
當夢想汩汩悸動
我們在徐風溫柔的輕拂中
吹起一波波
絢麗動人的純真想像
PAOPAO 的靈感來自人們最初天真的童稚幻想,繽紛晶透的泡泡隨著呼氣吹送漸漸鼓脹、飽滿,被天空牽引似地飄搖而上,伴隨著期盼的目光輕盈紛飛,與藍天白雲團簇成那些被珍惜著的美好瞬間。
膨潤飽滿的有機曲線
透過資深師傅們熟練的口吹工藝,將玻璃吹煉成自然有機的美麗弧度,比例講究、穠纖合度的金屬燈罩蓋與玻璃燈體順理成章地接合,在不同材質中呈現了細緻流暢,飽富動態的美感。
日夜迥異的爛漫光景
Paopao 晶亮的表面大膽輝映著絢麗的色彩,以「真空電鍍」手法將色彩披覆於玻璃之上,打造出幻夢般的色彩漸層。其光潔平滑的質地,令人不禁想伸手觸摸並細細感受,日夜迥異的神奇光景,更化作一天裡的雙重爛漫給予人們豐沛的體驗:白天靜置熄燈時,光澤反射如一面澄淨明亮的小鏡;夜晚點起燈,則呈現神祕朦朧的煙燻質地,放任浪漫氤氳悄悄蔓延。
豐富的形式變化
幸福的面貌不只一種,就像一波波隨心所欲的泡泡在空中漂浮著、自由自在的模樣。
P |單球優雅懸吊,含羞似地以輕巧之姿漫光一室,為空間美感加分。
PL5|齊列的線型排法,以簡潔等高或音符般的高低跳躍,打造獨特的個人品味。
PZ10|Z 型的前後錯落安排,以線性有序的高低走法呈現多層次的風格變化。
P12|多燈球隨心所致地高低垂墜,流露泡泡輕奢隨興的華麗姿態。
PC12|大型多燈款除了利用排列巧思達成飛旋向天際的流動感,其中12燈更可藉由「金屬環框」延展多燈垂掛的形式,自然表現大氣有度的視覺張力。
溫柔而堅定
一如水晶般的透光質地
佐以充滿魅力的光芒
點亮我們心中單純美好的小小寶藏
PAOPAO 單吊燈 (P1)
光源 LED 1 x 5W 2700K CRI 95 200lm
尺寸 長 10 cm x 寬 10 cm x 高 19 cm
PAOPAO 吊燈(PL5)
光源 LED 5 x 5W 2700K CRI 95 1010lm
尺寸 長 110 cm x 寬 10 cm x 高 19 cm
PAOPAO 吊燈 (PZ10)
光源 LED 10 x 5W 2700K CRI 95 2000lm
尺寸 長 96.4 cm x 寬 29cm x 高 19 cm
PAOPAO 吊燈(P12/PC12)
光源 LED 12 x 5W 2700K CRI 95 2250lm
尺寸 垂墜式|直徑 52 cm x 高 19 cm
環形式|直徑 100 cm x 高 19 cm
設計師 李慧倫 Li, Hui L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