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十全十美 卻獨一無二:手工口吹玻璃

手工玻璃有的,是機器仿效不出的樸拙感
看似有些拙、有些不夠完美的地方,卻成就其獨一無二、複製不來的真實。

每個購買手工玻璃的顧客可能有過這種經驗:
為什麼玻璃裡面總有那麼一顆氣泡、顏色總是離預期的差一點、玻璃厚度也不如想像中均勻,手工玻璃不是應該比機械製造的玻璃更為精緻嗎?

然而,正因為是手工口吹玻璃,才無法做到機械製造的罐頭玻璃,完全一樣的形狀、一樣的重量和一樣的顏色與紋理。由於每位手工口吹玻璃師傅所拿捏的火侯、累積的歷練、對於美的定義與承載的文化包袱輕重不一,所吹製出來的玻璃也就因人而異,而這些珍貴的人文價值在於其不同特性的色料以多層次的吹製方式包覆,這樣可使光線在不同的造型、顏色及多層的材質裡面,透過反射與折射,呈現出迥異於機械玻璃的美感,

美,似乎無法用機械的標準來檢視。

但是每件手工口吹玻璃的獨一無二,仍不該成為產品瑕疵的掩飾。因此,在保留每件手工玻璃原汁原味的同時,我們以嚴格門檻、平均50%的良率,以高標準手工玻璃中的精品,再加以鑽孔、磨邊,成為燈飾用的玻璃。手工口吹玻璃無法十全十美,其蘊含的人文價值卻讓每個皆姿態萬千。

▌ More Link 相關連結

更多玻璃燈飾

更多文章

33 週年生日慶
漫幔柔光,曖曖拾暖|
HALO 系列新登場
張放一瞬,構築想像|
KONNECT 構築
打破 LED 燈具的三大迷思|
內建模組式 vs. 燈泡替換式怎麼選?

產品靈魂總舵手: 創意總監 MD

大家平時最常接觸的就是門市銷售人員,很少可以跟設計師有直接接觸的機會。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成品,從概念發想到誕生的過程,其實是需要一段漫長來回的討論過程,設計師們不僅要常跟自己打架,也要多方接收行銷端、業務端,甚至是製造工廠端的回應,絕對不是設計師靈感一來,圖畫一畫,產品就誕生囉。

趁著空閒時間,我們跟設計總監進行一場小專訪,讓大家更認識SEED,也更能理解每盞燈背後的設計理念。

設計師簡介
陳昭成 Metric Chen, Chao Chen
< 創辦人兼設計總監 >

出生於1957年,從小就愛塗鴉、愛幻想,在處處充滿限制的時代,經常夢到自己是一隻鳥,在天空自由翱翔。 長大後,天生不按牌理出牌的他,接受工程學的教育,養成一絲不苟的習慣。 因此,他將生活中湧現的靈感,透過機械的語彙,展現在每項作品中。

代表作品
ARCHER 射手座 / DOME 蒼穹/ LALU+ 拉魯 / DAMO 達摩 / MIST 嵐 / PLANET 行星

Q1:產品背後有不同的設計初衷與理念,在不同的呈現下,又共享相同的基因。
身為設計總監,每年決定推出的產品會直接影響到品牌整體印象。想請問MD,整個從設計發想到決定產品的過程,秉持的核心理念為何?

產品的表現與設計師本身的個性、想法,生活體驗有很大的關聯。我是直線條、隨興而處,不喜歡拐彎抹角的人,而這也很直覺地影響我對於產品設計上的思維 –「 簡約、俐落、不多於 」。

例如,一條流線即能代表的意象,就不會有另一條的存在,所以,每個設計從概念到成品,是一段漫長而且不斷修正的旅程。

Q2:回溯到早期台灣的時空環境,很少有原創設計的想法。當時是什麼樣的初衷動力,讓你堅持只做自己的設計?

創立的時候,什麼東西都沒有的我,只有腦中的概念跟手繪草圖。當時從事仿冒品大量生產,的確是有很多商機,但是我相信自己的理念,選擇走自己的路。

幸運的是,第一盞設計燈UFO 在當時無論外型或是結構,都是新穎的想法,儘管一度因為資源不足,必須在產品外型上妥協,但我後來還是堅持想要的原樣。以結果論來看,這份堅持是對的,我想,這對我後來無論環境好壞,還是堅持自己理想,有些許影響。

近幾年隨著全球化變遷,我們越來越能輕易地接觸到國外的頂尖設計,相對的,我們也能讓自己的設計力與文化,宣揚到他國,這對亞洲的設計來說是偌大的助力。
獨特、有競爭力的好設計,自然會被市場接受,而這就是我們這塊SEED種子品牌,不斷努力的方向。

Q3:簡單線條的東西,雖然俐落好搭配,不會搶掉空間主體,然而有時卻容易淪於不實用;此外,製程上的困難度其實也更高,要如何讓產品達成簡約俐落,同時也把握到使用需求的平衡呢?

我想,一個好的產品,不應該是單純為了設計而設計。所謂設計的原動力,就是當我們生活中,感受到物品本身使用功能的不足,開始找原因,思考解決方法。希望用新的設計把這塊不足補上,讓它成為舒服好用的東西。這是為什麼一路以來,我一直強調「實用」的原因,如果一件作品只是美,毫無功用,那便是藝術品而非設計品了。

燈飾設計是很複雜的產業,涉入的知識不僅是單純外型設計,還有許多電學、機械結構上需克服的問題。
辦公室裡的每盞燈,我每天都會摸摸看,自己親身當使用者,對我而言,沒有真正零缺點的設計,產品誕生的那天開始,就有可以改進的地方。讓自己轉換設計師的角色,才能有使用者的思維,進而發現盲點,做出更好的東西。

▲ DAMO 達摩/ 2013

▲ DODO 嘟嘟鳥/ 2013

Q4:綜覽全系列產品會發現,許多都有調整結構的功用,會有這樣的巧思背後有著什麼樣的考量嗎?

這跟我出身是機械背景有很大的關係。

台科大求學階段的長時間訓練,讓我具備機械工程師的思維,看到一件產品時,無法不去注意其本身的結構問題。因此,我會想將我的智慧結晶付諸於產品之中。另外,市面上玲琅滿目的設計,要如何創造產品優勢與獨特性,也是很大的考量之一。
生活其實可以很簡單地就經由一些小巧思,達到賞心悅目及功能的目的。不過同樣的,每個部分皆有其存在的目的,而非畫蛇添足。

以吊燈DOME來舉例,當初考慮到使用者在燈吊高的情況下,容易有眩光的問題,因此才在燈泡底部加上一個可移動的燈泡蓋,讓使用者能在舒服的情況下使用器具,也能輕鬆更換燈泡。

另外今年新品系列裡,詢問度很高的LALU+ 吊燈,可以從「一」轉「十」的十字性結構,就是顧慮到每個人對光亮度的需求不同,單純地用餐情況下,也許長型就夠,但若是有在桌上工作等光照需求量較高的情形,將吊燈轉為十字,讓光照集中,就能簡單達成使用目的。
還有,我們有些人家中餐桌其實是圓桌,而非長型桌,十字形的吊燈,就很適合放在大圓桌之上,也不會太暗。

▲ LALU+ 拉魯/ 2014

Q5:最後,想請你在所有設計中,挑出三件最喜歡的作品

DOME 蒼穹 、Hercules 海克力士,還有即將推出的新品 PLANET 行星。

▲ DOME 蒼穹

▲ HERCULUS 海克力士

▲ PLANET 行星

DOME 是一盞完整兼顧到外表簡單美觀,以及實用面的考量的作品,反射罩與燈泡蓋之間的意外反射效果,都是讓這盞燈即便推出這麼多年,依舊受歡迎的特點。

Herculus 算是自己第二個兒子(第一個是UFO),在UFO 推出約10年後,我再設計海可力士這盞燈。
原UFO鹵素燈有著體型偏小、不夠亮的缺失,這對使用長桌的人造成不便。如同前面提到的,設計是將生活上的不足修正,所以就設計一盞適合一米五以內的桌子。
可以多部位調整的燈體,更展現物品本身的機械結構,搭配當時興盛的調光功能,讓這盞燈,兼具設計、工藝,以及實用特點。
今年新品 PLANET 就像是第三代。
其實這盞燈的概念好幾年前就開始萌生,但它有太多需要克服的結構問題,不斷嘗試後,直到今年才正式推出,可以說是我設計路程的小結晶。“

我想,這世界是沒有完美產品的存在,對於設計/產品研發的人來說,當產品完成推出時,就開始對他不滿意並且持續修正。我到現在還是會將產品放在桌上,持續把玩。

更多文章

33 週年生日慶
漫幔柔光,曖曖拾暖|
HALO 系列新登場
張放一瞬,構築想像|
KONNECT 構築
打破 LED 燈具的三大迷思|
內建模組式 vs. 燈泡替換式怎麼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