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 卡納設計
photo credit : 卡納設計
“ 打從記憶以來,家裡常有鄰居來串門子,今天是潘爸爸,明天是陳媽媽。趁大人們圍坐客廳聊天時,總故意湊在一旁;表面聽得津津有味,事實上心裡正盤算時機,假藉幫眾人倒飲品的機會,也貪得一杯沁涼直冒水珠的汽水。 ”
客廳是居家待客交流的處所,像一個家的外在性格,通常我們能從格局大小以及機能陳設,隱約判讀出居住者的個性與社交習慣。像是時常吆喝四方好友來家裡喝茶的長輩,客廳規劃會較為講究,揚發大器沈定風範;喜歡歐美開放式設計的年輕族群,考量到善加利用每一寸方,越來越多人結合客餐廳,變成明亮活潑的通透空間。
小編精選別具巧思的設計師作品,透過吊燈、壁燈、立燈與桌燈不同層次的光影展現,增添空間主體個性。現在先來做筆記,日後裝修就有更多新點子囉!
#1
藉由 吊燈x 桌燈 上下層次製造空間內的無形區隔,達到機能劃分又不失寬敞目的。
photo credit : 趣作設計
#2
除了吊燈,不妨將主體轉移到空白壁面,拓寬視野的通透舒暢。
photo credit : 寓子設計
photo credit : 一畝綠設計
#3
由近至遠,光從點變弧線,再連結底下的人形成一幅完整的畫面。
photo credit : 澄樸設計
#4
不只壁燈,弓燈 / 立燈也是取代吊燈的好選擇。亮點由空中拉到地面,搭配質感更是加倍。
photo credit : 樂創空間設計
#5
利用同造型、不同尺寸的吊燈集中垂墜,創造另一種大型主燈的效果。
photo credit : 一畝綠設計
▶ 延伸閱讀
☞【空間】The best light is the raw light : 最棒的光線來自純粹的自然光
☞【空間】idea 源源不絕的靈感製造所:原來創意人在這樣的空間工作
☞【特輯】貨櫃屋新體驗,搖身一變成意想不到的新奇空間
☞【燈識】打造理想食光:吊燈與餐桌的合適比例
『好~我們再試拍一次, 3、2、1 』
在拍攝現場,你會看見攝影師與設計師雙方暢快地榨乾所有想像,能做的嘗試絕對不會放過。也因此不只看得到的畫面美好精彩,鏡頭外的世界,更是充滿各種有趣和馬戲團級的景象。
記得拍 DORA 吊燈時,為了找到最滿意的比例,硬是讓工程師像回到小時候被爸媽處罰「手舉高」,坐在梯子上抬燈調整了一個多小時;有時攝影師想要拍特殊角度,便逕自帥氣抬著相機,做出超乎人體工學的動作。偶爾,攝影棚還會搖身變成實驗室,擺好大水缸跟墨汁,開始調配今天的未知成果。
還有還有,當畫面配置好,大家忍不住覺得『實在太美了~~』,隨即紛紛搶在鏡頭前拿起相機拍下。
以下,跟著我們從 Hey!Cheese 攝影工作室紀錄的工事花絮中,感受藝術家們互相交流才華,激盪大腦火花的實境趣況吧!
“ 你是否曾想過,夢想中的家是什麼模樣呢?”
年初 SEED 與一群講究生活質感與態度的台灣品牌,組成 Living x iHouse 團隊。透過智能貨櫃屋,將科技、人文、美學融於建築中。其中這 40 呎的方盒裡,除了有小宅美學的細膩巧思,還有讓人驚奇不斷的智能設置,期待為您點起生活的熱情與想像!
「以人為本」是所有設計的初衷,Living x iHouse 團隊從天、地、人之間的連結開始進行延伸思考,一步一步將「居家生活」每個角色放進貨櫃屋;同時,結合中文化語音控制系統,使貨櫃屋搖身一變成品味智能兼具的人文屋宅。
當大門敞開的一刻,內心即回歸生活最單純、最本然的狀態。
接下來智能貨櫃屋即將進行維期半年的全台展演,透過實際體驗的方式,跟大家分享我們夢想中這屬於自己與家人朋友共處交流的場域。
▍Living x iHouse 玩味日常,拉近生活的距離 ▍
▧ 首場體驗|6 /23-29 ∥ 台中 草悟廣場
▧ 活動網址|www.livingihouse.com
▧ 團隊夥伴|中一電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Seeddesign 喜的精品燈飾 / 夏馬城市生活 Shiamal City
“ 夏夜裡的晚風,吹拂著你在我懷中,妳的秀髮蓬鬆,纏繞著我隨風擺動 … ”
伍佰寫過一首夏夜晚風,沈靜帶點呢喃的歌聲,使聽者彷彿正享受著晚風徐徐捎過的涼意。
六月的空氣逐漸瀰漫一股溽熱暑意,夜晚的舒服美好,化解白天躁動並襯上一層寧靜。這時,如果能倚在喜歡的角落獨享夜讀樂趣,再也適合不過了!
我們邀請團隊夥伴跟大家分享私藏書單,平時在幕後的他們喜歡看哪些書呢?翻開你的書頁,跟我們一起在夏夜懷裡隨風閱讀。
今晚,決定來頓清爽不膩的職人料理
《 和食古早味:你不知道的日本料理故事 / 胡川安 》
“ 日本職人精神是這本書不斷提到的事。一樣做 “食物 ”,在這些料理職人專研下,進入無法想像的崇高境界!
看著這些老師傅這麼專注在工作中,看似單調的事,卻能創造出這麼多變化,實在是酷斃了!! ”
– 設計師 DouDou
睡前攝取輕鬆維他命,迎接好心情
《 愛你的,妮娜 / Nina Stibbe 》
“ 《 愛你的,妮娜 》主角妮娜集結與妹妹 5 年來的書信往來,分享她到英國當褓姆的日常點滴。內容幽默詼諧,讀著讀著有時甚至會不小心噗哧笑了出來喔!看了心情會很愉悅的小品!個人大推 ”
– 海外事業部 Margot
不再有任何標籤來定義個人
《 我發瘋的那段日子_抗NMDA受體腦炎倖存者自傳 / 蘇珊娜‧卡哈蘭 》
“ 我一直都對心理、哲學類的題材很有興趣,這本書算是相關題材中最鼓舞人心的真實故事了!
因為醫學終於對無法定義的精神疾病徵狀及類似著魔的行為,給一個名字、下一個定義、甚至一個解方;在這個渾屯不可理喻的世界,無疑是一種救贖。 ”
– 海外事業部 Wendy
找到自己的人生,永遠不嫌晚
《 55 歲開始的 Hello Life / 村上龍 》
“ 這本書寫著從小地方啟發個人未來想法的故事。像是一位開始想尋找自己生命意義的婦女,即使邁入中年,還是勇於嶄開新人生。
還有個人物很愛喝高級水,對他而言喝水就像在享受生活!讓我也滿有感觸的 ” (小編問:跟你愛喝氣泡水一樣嗎(笑)
– 設計師 White
戀家、讀家、體會家的模樣
《 家的模樣 / 葉怡蘭 》
“ 也許是自己有點戀家(宅?)的關係,讀這本書時十分沈浸在未來擁有自己的家和生活的想像之中….
作者描繪長達一年的居家翻修心路與悟出的「斷捨離」,從大的動線格局到小的杯盤叉匙等細節,最終每一處都成了她內心想要的感動。』 ”
– 海外事業部 Jen
溝通,是一輩子的人生課題
《 非暴力溝通_愛的語言 / 盧森堡博士 》
“ 生命中每段關係皆需透過溝通來互相理解,這本書有個重點,溝通是「雙向」而非單一方一直「說」。像是一個家庭裡成員間有誤解時,便需要 talk,進行精準的溝通來解決問題。 ”
– 設計總監 Meiric
▶ 延伸閱讀
☞ 【工藝】沒有十全十美 卻獨一無二:手工口吹玻璃
☞ 【燈識】用燈光在空間寫詩:透過光影創造情境氛圍
☞ 【燈識】打造理想食光:吊燈與餐桌的合適比例
☞ 【燈識】再也不用忍受刺眼燈光:理想吊燈高度
『在犧牲一些自己的時候,同時也得到孩子所給予你的 … 』
今年SEED 資深設計師小白將迎接當媽媽後第一個母親節,習慣扮演「女兒」這個被照顧角色的她,心態尚未完全轉換過來;不過,隨著孩子吉寶的長大,她漸漸開始了解當媽媽的感覺。
『 以前我自己的事可以隨意開心的做,現在遇到吉寶的事,我會看書筆記一下。像打疫苗會擔心他發燒,還有注意飲食有沒有營養均衡 … 很多生活瑣碎的事情,都不是我以前會在意的! 』
打從孩子出生那刻起,「媽媽」在字典從名詞正式轉成「動詞」,生活開始有注意不完的細節。我們為不方便和不喜歡外出人擠人的媽媽,準備了慶祝提案;這個週末,一起在家過節吧!
# 1
《 一頓飯 》
“ 還是在家吃飯最自在了 ”
photo credit / 趣作設計
餐桌擺滿媽媽最愛吃的料理,配上微甜滋味的香檳,涼爽的氣泡感化解熱意,食慾更加大振。舌尖美味融入微醺好心情,夏日裡笑得最燦爛的花朵非她莫屬。
photo credit / 寬玠設計
photo credit / 苑茂設計
# 2
《 一場電影 》
“ 有多久沒好好坐下來看場電影? ”
photo credit / 北鷗設計
再也沒有比電影更適合延續用餐完,有點滿足又有些想放空的幸福狀態了。泡壺茶,挑選一部她想看的片子,全家人一起窩在沙發享受悠閒時光。
photo credit / 寓子設計
# 3
《 一支舞 》
“ 再忙,也別忘了重溫生活小浪漫 ”
photo credit / 樂創空間設計
趁著電影劇終時燈還暗著,偷偷亮起一盞最能營造氛圍的暖光;接著牽起媽媽的手,邀她一起共舞,偶爾重溫舊時光裡的小浪漫。
# 4
《 一夜好眠 》
“ 帶著幸福心情闔上這屬於妳的日子 ”
photo credit / 趣作設計
在房裡為她點上放鬆舒眠的香氛蠟燭,期待緩緩漫延的香氣為她卸下疲憊,走入香甜夢境,『謝謝你付出的一切,辛苦了~母親節快樂!』。
photo credit / 北鷗設計
▶ 延伸閱讀
☞ 【空間】The best light is the raw light : 最棒的光線來自純粹的自然光
☞ 【空間】 idea 源源不絕的靈感製造所:原來創意人在這樣的空間工作
☞ 【燈識】用燈光在空間寫詩:透過光影創造情境氛圍
☞ 【燈識】打造理想食光:吊燈與餐桌的合適比例
☞ 【燈識】再也不用忍受刺眼燈光:理想吊燈高度
photo credit : 寓子設計
曾經有人提過,『能喜歡從事的工作是種幸福,而能從事喜歡的事情則更幸福。』無論是設計師、作家、音樂家、花藝師還是畫家等創作者,他們都是一群從事喜歡領域的人,在自己的小宇宙找尋生活感動,讓工作不再是工作,更是豐富個人生命價值的歷程。
創作過程往往需要長時間來孕育,因此工作空間彷彿是他們另一個家。場域的功能切割、物件挑選和色調鋪陳相對也是用裝飾「自己家」的標準來看待。什麼樣的環境能讓他們產出源源不絕的靈感,來盡情揮灑想像呢?一起看看這些創意人如何妝點他們的「靈感製造所」。
# 1
寓子設計 U-Design
空間概念以蝴蝶「蛻變」的意象為出發點,隱喻只要堅持不懈地朝向夢想,終究會脫蛹成蝶。
工作室編排既開放又同時區隔出工作區域;大面積灰色調除了顯現性格,也讓人感到沈穩冷靜,彷彿呼應蝴蝶在蛻變前的樸實。而蛻變後的成果,就透過各種亮眼的傢具傢飾來呈現。像是紅銅色長吊燈、黃色工作桌、畫作及綠意植栽,不僅處處埋入亮點,更多一份 cozy 的氛圍來減緩苦思靈感時的焦慮思緒。
# 2
苑茂設計 Yuan-Mao Design
這間室內設計師工作室則有著像家、像旅店、也像遊樂場的溫暖氛圍。
輕鬆、歡迎的空間性格,讓人有股無拘無束且自在的舒暢感。隨著當日心情,每個人可更換不同的工作位子;創作一半卡關,就坐在鞦韆上緩和一下,或是到外面騎騎腳踏車;到訪的客人,更能在此輕鬆暢聊,無拘無束。在這擁抱濃厚居家色彩的溫暖空間,即便處於疲乏的狀態,也能讓身心得到最即時的紓壓療愈功效。
# 3
遊戲橘子
前面兩個空間都是室內設計師的工作室,那麼也是充滿各樣創意人的遊戲公司辦公室,又是什麼樣子呢?
一樓空間,不只氛圍打造的「像」咖啡廳,而是真的有一家咖啡廳!這樣充滿溫度的工作環境,累了,隨時可換個空間重新調適一下,讓腦袋暫時淨空,相信工作起來也會特別帶勁!
▶ 延伸閱讀
☞【空間】The best light is the raw light : 最棒的光線來自純粹的自然光
☞【燈識】再也不用忍受刺眼燈光:理想吊燈高度
☞【燈識】用燈光在空間寫詩:透過光影創造情境氛圍
☞【燈識】打造理想食光:吊燈與餐桌的合適比例
燈光如同場域的雙眼,亦像是隱身於空氣中的詩人。透過色調明亮、冷暖及濃淡度的調整,
牽引著情境與人們細微的互動關係,也為我們寫下一首以「家」為名的詩。
在巴黎聖馬丁運河兩岸座落多家餐館與酒館,每當月色升起,路上的人們或情侶、或朋友常留步在這些空間。走過一家又一家風格獨特的小店,往裡一瞧,微醺的燈光將桌上笑語摻揉成一團團煙霧,昇華於醉人的巴黎夜空。仔細觀察這些空間不難發現它們有個共同的特點:
– 透過光影明暗描寫畫面故事 –
例如,規律排列的小吊燈因有限的光照範圍,燈光的明部與暗部將桌前伴侶緊密圈住,圍坐在無形範圍裡,兩人不知不覺中更拉近目光距離。
cafe at Montmartre, Paris
家不在巴黎,也不是咖啡店等商業場所,我們還是能享有各種氛圍的機會!下面分享幾個情境 x 搭配小訣竅,學起來之後趕緊實驗看看,會不會讓你更想窩在家了呢?
# 1
夜深人靜、躺在沙發上,翻開一直以來沒時間看的書。
伴著靈魂歌手滄桑的嗓音,今晚只想沈澱獨處,好好整理思緒
這樣的夜晚適合點亮沙發旁的 立燈,帶有些微舞台燈聚焦效果的燈罩,使得萬物宛如靜止,只專注在你身上。擔心太暗的話,加盞 壁燈,不同層次的光影交織出你的專屬 me-time 。
photo credit : 樂創空間設計
photo credit : 築青設計
# 2
特別日子邀請親朋好友來家中慶祝吃飯,
大家在餐桌上你一言我一語,開心的情緒渲染每份情感
一群人圍坐在同個空間時,不如關掉間接光源,只點亮家中亮眼大器的 吊燈!光氛環繞下,更有「一起共享」的感覺;吸睛的外型,出現在相片裡也會是最佳背景配角。
photo credit : 馥閣設計
photo credit : 苑茂設計
# 3
雖然另一半睡著,但睡意未到的你,
仍想繼續做自己的事,可燈亮著又擔心使他睡不好
住一起的兩人雖然共享生活一切,不過有些東西,還是一人一個最剛好!自由運用的 床頭壁燈,最適合出現在需要照明、又不需太亮的空間。
photo credit : 新澄設計
photo credit : 和和設計
photo credit : 北鷗設計
『 The best light is the raw light ! 』國際肖像攝影大師 Platon 在一次的專訪中提到,想創造生機感、有故事的畫面,自然光是最棒的導引連結。
我們精選幾則設計師作品與大家分享:
這些空間皆導引蓬勃的朝陽自窗旁灑入,將純粹直率的生命力挹注於場域每個角落;夜晚時,則切換居家光線韻律,透過 吊燈、立燈 或 壁燈 等光線錯落的編排,為居住者在無形中,營造出「暖暖的」、「說不上來的舒服」氛圍。
在這時序已進入春天、冷氣團尚還接二連三造訪的時節,先來欣賞這些日光居宅,邊懷念一早起床那舒適又有些慵懶的光照吧!
photo credit : 北鷗設計
photo credit : 新澄設計
photo credit : 樂創空間設計
photo credit : 寓子設計
手工玻璃有的,是機器仿效不出的樸拙感
看似有些拙、有些不夠完美的地方,卻成就其獨一無二、複製不來的真實。
每個購買手工玻璃的顧客可能有過這種經驗:
為什麼玻璃裡面總有那麼一顆氣泡、顏色總是離預期的差一點、玻璃厚度也不如想像中均勻,手工玻璃不是應該比機械製造的玻璃更為精緻嗎?
然而,正因為是手工口吹玻璃,才無法做到機械製造的罐頭玻璃,完全一樣的形狀、一樣的重量和一樣的顏色與紋理。由於每位手工口吹玻璃師傅所拿捏的火侯、累積的歷練、對於美的定義與承載的文化包袱輕重不一,所吹製出來的玻璃也就因人而異,而這些珍貴的人文價值在於其不同特性的色料以多層次的吹製方式包覆,這樣可使光線在不同的造型、顏色及多層的材質裡面,透過反射與折射,呈現出迥異於機械玻璃的美感,
美,似乎無法用機械的標準來檢視。
但是每件手工口吹玻璃的獨一無二,仍不該成為產品瑕疵的掩飾。因此,在保留每件手工玻璃原汁原味的同時,我們以嚴格門檻、平均50%的良率,以高標準手工玻璃中的精品,再加以鑽孔、磨邊,成為燈飾用的玻璃。手工口吹玻璃無法十全十美,其蘊含的人文價值卻讓每個皆姿態萬千。
大家平時最常接觸的就是門市銷售人員,很少可以跟設計師有直接接觸的機會。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成品,從概念發想到誕生的過程,其實是需要一段漫長來回的討論過程,設計師們不僅要常跟自己打架,也要多方接收行銷端、業務端,甚至是製造工廠端的回應,絕對不是設計師靈感一來,圖畫一畫,產品就誕生囉。
趁著空閒時間,我們跟設計總監進行一場小專訪,讓大家更認識SEED,也更能理解每盞燈背後的設計理念。
設計師簡介
陳昭成 Metric Chen, Chao Chen
< 創辦人兼設計總監 >
出生於1957年,從小就愛塗鴉、愛幻想,在處處充滿限制的時代,經常夢到自己是一隻鳥,在天空自由翱翔。 長大後,天生不按牌理出牌的他,接受工程學的教育,養成一絲不苟的習慣。 因此,他將生活中湧現的靈感,透過機械的語彙,展現在每項作品中。
代表作品
ARCHER 射手座 / DOME 蒼穹/ LALU+ 拉魯 / DAMO 達摩 / MIST 嵐 / PLANET 行星
Q1:產品背後有不同的設計初衷與理念,在不同的呈現下,又共享相同的基因。
身為設計總監,每年決定推出的產品會直接影響到品牌整體印象。想請問MD,整個從設計發想到決定產品的過程,秉持的核心理念為何?
產品的表現與設計師本身的個性、想法,生活體驗有很大的關聯。我是直線條、隨興而處,不喜歡拐彎抹角的人,而這也很直覺地影響我對於產品設計上的思維 –「 簡約、俐落、不多於 」。
例如,一條流線即能代表的意象,就不會有另一條的存在,所以,每個設計從概念到成品,是一段漫長而且不斷修正的旅程。
Q2:回溯到早期台灣的時空環境,很少有原創設計的想法。當時是什麼樣的初衷動力,讓你堅持只做自己的設計?
創立的時候,什麼東西都沒有的我,只有腦中的概念跟手繪草圖。當時從事仿冒品大量生產,的確是有很多商機,但是我相信自己的理念,選擇走自己的路。
幸運的是,第一盞設計燈UFO 在當時無論外型或是結構,都是新穎的想法,儘管一度因為資源不足,必須在產品外型上妥協,但我後來還是堅持想要的原樣。以結果論來看,這份堅持是對的,我想,這對我後來無論環境好壞,還是堅持自己理想,有些許影響。
近幾年隨著全球化變遷,我們越來越能輕易地接觸到國外的頂尖設計,相對的,我們也能讓自己的設計力與文化,宣揚到他國,這對亞洲的設計來說是偌大的助力。
獨特、有競爭力的好設計,自然會被市場接受,而這就是我們這塊SEED種子品牌,不斷努力的方向。
Q3:簡單線條的東西,雖然俐落好搭配,不會搶掉空間主體,然而有時卻容易淪於不實用;此外,製程上的困難度其實也更高,要如何讓產品達成簡約俐落,同時也把握到使用需求的平衡呢?
我想,一個好的產品,不應該是單純為了設計而設計。所謂設計的原動力,就是當我們生活中,感受到物品本身使用功能的不足,開始找原因,思考解決方法。希望用新的設計把這塊不足補上,讓它成為舒服好用的東西。這是為什麼一路以來,我一直強調「實用」的原因,如果一件作品只是美,毫無功用,那便是藝術品而非設計品了。
燈飾設計是很複雜的產業,涉入的知識不僅是單純外型設計,還有許多電學、機械結構上需克服的問題。
辦公室裡的每盞燈,我每天都會摸摸看,自己親身當使用者,對我而言,沒有真正零缺點的設計,產品誕生的那天開始,就有可以改進的地方。讓自己轉換設計師的角色,才能有使用者的思維,進而發現盲點,做出更好的東西。
▲ DAMO 達摩/ 2013
▲ DODO 嘟嘟鳥/ 2013
Q4:綜覽全系列產品會發現,許多都有調整結構的功用,會有這樣的巧思背後有著什麼樣的考量嗎?
這跟我出身是機械背景有很大的關係。
台科大求學階段的長時間訓練,讓我具備機械工程師的思維,看到一件產品時,無法不去注意其本身的結構問題。因此,我會想將我的智慧結晶付諸於產品之中。另外,市面上玲琅滿目的設計,要如何創造產品優勢與獨特性,也是很大的考量之一。
生活其實可以很簡單地就經由一些小巧思,達到賞心悅目及功能的目的。不過同樣的,每個部分皆有其存在的目的,而非畫蛇添足。
以吊燈DOME來舉例,當初考慮到使用者在燈吊高的情況下,容易有眩光的問題,因此才在燈泡底部加上一個可移動的燈泡蓋,讓使用者能在舒服的情況下使用器具,也能輕鬆更換燈泡。
另外今年新品系列裡,詢問度很高的LALU+ 吊燈,可以從「一」轉「十」的十字性結構,就是顧慮到每個人對光亮度的需求不同,單純地用餐情況下,也許長型就夠,但若是有在桌上工作等光照需求量較高的情形,將吊燈轉為十字,讓光照集中,就能簡單達成使用目的。
還有,我們有些人家中餐桌其實是圓桌,而非長型桌,十字形的吊燈,就很適合放在大圓桌之上,也不會太暗。
▲ LALU+ 拉魯/ 2014
Q5:最後,想請你在所有設計中,挑出三件最喜歡的作品
DOME 蒼穹 、Hercules 海克力士,還有即將推出的新品 PLANET 行星。
▲ DOME 蒼穹
▲ HERCULUS 海克力士
▲ PLANET 行星
DOME 是一盞完整兼顧到外表簡單美觀,以及實用面的考量的作品,反射罩與燈泡蓋之間的意外反射效果,都是讓這盞燈即便推出這麼多年,依舊受歡迎的特點。
Herculus 算是自己第二個兒子(第一個是UFO),在UFO 推出約10年後,我再設計海可力士這盞燈。
原UFO鹵素燈有著體型偏小、不夠亮的缺失,這對使用長桌的人造成不便。如同前面提到的,設計是將生活上的不足修正,所以就設計一盞適合一米五以內的桌子。
可以多部位調整的燈體,更展現物品本身的機械結構,搭配當時興盛的調光功能,讓這盞燈,兼具設計、工藝,以及實用特點。
今年新品 PLANET 就像是第三代。
其實這盞燈的概念好幾年前就開始萌生,但它有太多需要克服的結構問題,不斷嘗試後,直到今年才正式推出,可以說是我設計路程的小結晶。“
我想,這世界是沒有完美產品的存在,對於設計/產品研發的人來說,當產品完成推出時,就開始對他不滿意並且持續修正。我到現在還是會將產品放在桌上,持續把玩。